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及其表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及其表述

赵鸿

赵鸿(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担负着培养专业舞蹈教育人才和编导人才的双重任务。本文从不同方面对舞蹈编导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阐释,并辅以实际数据和典型实例,论述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对于舞蹈编导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舞蹈编导;培养目标;文化;地域;市场

高等院校各类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及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它主要涵盖知、技、意三方面。“知”即知识;“技”即技能,是人才规格的核心;“意”则指的是态度和情感。这三方面构成了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

一、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

(一)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

舞蹈编导的培养目标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方向、规格与内涵,是舞蹈编导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现状

从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本专业的总体目标在由具体向抽象变化,具有方向性的特质,这需要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舞蹈编导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包涵四个层次: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充分提倡综合能力,这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所在;再次,要确定培养成为哪一级、何种类型的人才;最后,要明确培养人才的就业方向。

(三)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培养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具有现代综合艺术素质的高级舞蹈编导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能独立运用编舞技法完成舞蹈的创作及排练,有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基本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分析

(一)舞蹈编导专业的性质及任务

1.舞蹈编导专业的性质

舞蹈对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要求。舞蹈编导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作为一个编导,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编导技巧和编舞能力,最终体现在舞蹈形象上,熟练地掌握用舞蹈这门艺术的手段去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的技能。

2.舞蹈编导专业的任务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舞蹈编导培养目标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舞蹈编导专业的直接培养对象。舞蹈编导设定的培养目标不是短期功利的就业包装,它不应该束缚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发展,而应该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符合的是“人本”的要求。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舞蹈编导专业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因此舞蹈编导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应该尽量以能力模块的形式表述。舞蹈编导专业教育机构首先是舞蹈导向性的教育,传授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与能力,是它的特殊任务。

(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民族风俗习惯对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

1.古文明及传统文化对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

中国舞蹈的身体语言归其要旨画的是“圆”,走的是“循环”,这也是中国舞蹈的审美特征。而西方舞蹈的语言是在想像空间中,呈现出非理性、非逻辑的状态。是什么造成了二者差异?其原因之一是宗教信仰不同所致。东方由原始宗教(自然信仰)到后世宗教(人为信仰),一直是多神崇拜。原始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中国文化,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表现为自然信仰和多神信仰。它往往凝炼着民族成员强烈的愿望,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在景颇族的“目脑纵歌”中,就有上千名舞蹈者围绕着汇集了多种崇拜偶像祭坛“目脑示标”起舞。壮族舞蹈中“凤凰手”、“蛙形”动作,由蛙状动作演变而来。羌族的“羊皮鼓舞”则在舞具上留有“羊人合一”的羊崇拜古代遗风。而西方舞蹈文化则是一神信仰论,上帝是他们心中最高崇拜。拿基督教世界来说,芭蕾舞是剧院最重要的形式,如同欧罗巴大地上所有的教堂的顶尖都指向一个信仰—————上帝。近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普及,西方人在舞蹈作品中的表现相对外化,与中国人讲究含蓄美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舞蹈作品婉转、含蓄的风格。与西方宗教的出世心理相比,中国人具有更为充实和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强劲的亲和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绵延。

2.民族风俗习惯对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风俗活动,为舞蹈的传承提供了特定社会内涵。调查舞蹈的源、流、演变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该民族的风土人情、审美爱好等具有重要意义。壮族舞蹈《花山战鼓》(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获创作奖)就是复活了远在我国奴隶时代的遗物———“花山崖画”。因此,把将要失传或已失传的各民族传统舞蹈恢复并加工、整理搬上舞台,这将是我们这一代舞蹈编导为祖国、为人民作出的宝贵贡献。民俗,是民间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性文化,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独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强同样起着积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编导的创作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作品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

(三)地域差异对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

地理环境异同,造就了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作为舞蹈编导,就是要挖掘不同地域的生活的本质。以舞蹈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影响舞蹈民族特异性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习俗等。

民族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认为,民族心理是社会因素的结果,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体现,是人类的“文化成果”。生活习俗、道德观念以及艺术活动等都可表现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识,这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信念、价值观的浓缩。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

(四)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对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舞蹈编导专业,其定位的目标最明显的特征无疑就是以市场为中心。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建立学校和市场联系的广泛渠道,成为整个开放市场的一部分。据了解,按每校一名舞蹈教师统计北京市舞蹈教师缺编率为73%。舞蹈编导专业的就业率恰好反映了这种需求。山东省2005年人才招聘会舞蹈编导成为颇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与此同时,山西大学和太原师院,2005年舞蹈专业计划招生50人,却吸引了全省千余名考生。舞蹈专业的火爆现象印证了舞蹈人才的就业现状。在社会如此广阔的舞蹈人才需求面前,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担负着培养专业舞蹈教育人才和编导人才的双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