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荣周小舟周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EICU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320-02
压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从病理,生理学上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疮[1]。压疮II期(水泡期)即表皮或真皮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或粉色的开放性表浅溃疡,也可表现为完整或破损的内含血清的水泡。对II期压疮的护理不当,会导致深层局部组织进一步受到破坏而加重溃疡。这样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日常护理,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及采取行之有效的压疮预防办法和加强对II期压疮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对II期压疮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完整或破损的内含血清水泡的护理
1.1水泡直径小于0.5cM时,首先用碘伏涂擦水疱表面及周围皮肤,待碘伏干燥后将3M透明敷贴贴于水泡及其周围皮肤。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对粘膜无刺激,无腐蚀性,涂于局部可在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缓慢持久的释放出有效碘,能保持长时间的杀菌作用,防止细菌的侵入。3M透明敷贴有增加皮肤耐磨能力,减少皮肤擦伤的作用,有效地保护患者水泡形成导致的局部皮肤变薄及水泡的凸起导致皮肤的易损,保护皮肤的完整性。
1.2水泡直径大于0.5cM时,首先用碘伏消毒水疱,在水疱最低点,用无菌剪将水泡部分皮肤剪除,释放出水疱内液体,再用碘伏涂擦水疱表面及周围皮肤,待碘伏干燥后将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贴于水疱及其周围皮肤,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所黏贴的范围大于剪开的水泡皮肤即可,外层使用其他敷料覆盖,这样,如水泡仍有液体生成,即被外层敷料吸收,外层敷料潮湿度大于2/3面积时,可将外层敷料更换即可,不必更换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有利于水泡液的吸收,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起到保护创面预防感染的效果,可加速愈合时间。
2表皮或真皮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或粉色的开放性表浅溃疡的护理
当水泡表皮破损已经伤到真皮层,即表皮完全破损,真皮层部分破损,伤口无腐肉、基部呈潮湿、红色或粉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首先采用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其创面周围用2%的碘伏消毒周围的皮肤,待创面略微干燥后,根据创面的大小,用无菌剪刀剪裁大于创面1cM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贴覆盖到创面上,加于无菌方纱或棉垫,最后用透气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疮面在湿润环境下可加快伤口修复。湿润的创面能维持创缘到创面中央正常的电势梯度,促进更多的生长因子结合,这将促进创面愈合[2]。使用利福平或是百多邦软膏虽能减少局部感染和分泌物,但纱布干燥后与溃疡面粘连,换药时易损伤新生肉芽组织,增加病人疼痛和不适,也增加了护士的换药工作量。
3讨论
水疱的出现提示着Ⅱ期压疮的形成。此期的皮肤不能得到很好的护理而致皮肤的破损,导致人体的第一道天然保护屏障受到破坏,不仅增加全身感染的危险,而且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因此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处理水泡,避免水泡恶化,应引起临床护理的足够重视,抓住时机,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将水泡治愈。
一方面,我们积极地预防水泡的形成,水泡一旦形成,应努力保护局部皮肤,另一方面,水泡一旦破损,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预防创面的感染及减轻患者的痛苦。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一旦与伤口分泌物接触,水胶体颗粒(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吸收渗液变成水凝胶并与凡士林相互作用,形成脂质水胶体接触界面,创造出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性环境;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含有脂质,故不粘着在伤口表面或者伤口周围,更换敷料时不引起疼痛和损伤。
3M透明敷贴及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用于治疗Ⅱ期压疮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病人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的自发性水泡的处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
参考文献
[1]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M].第1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