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娟(河南郑州新密市中医院外二病区河南新密45237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300-0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伴随有肘关节埙伤,占儿童肘部骨折30-40%,好发于4-12岁儿童。骨折后易并发关节僵硬、肘内翻、神经埙伤、及严重的前臂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科从2009年3月至今主要依据小儿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通过我们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及指导有效功能锻炼,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42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均为单侧,埙伤原因,摔伤43例,车祸伤7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
2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c臂机透视下牵引,闭合复位,分别纠正侧方和前方移位。复位满意后透视下闭合行克氏针内固定,自内外侧行2枚交叉克氏针或自外侧进2玫克氏针固定,注意神经血管埙伤。术后以石膏。肘关节功能位外固定。
3护理
1.心理护理,患儿受伤后,多出现不安和恐惧感,为了取的患儿的信任,就多鼓励、多表杨,可利用看图片、玩积木、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工作,因为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消除家长的頋虏,增加信心,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2.患肢的有效保护,患儿入院时患肢只是简单的用夹板或石膏固定,由于患儿天生爱动,体位变化大,有可能埙害血管,神经。故在患肢屈肘位时用软垫垫起,使埙上组织处于无张力状态,护理操作时尽量不在患肢使用止血带输液,以免造成患肢缺血缺氧而影响患肢功能恢复。3.肿胀护理,骨折早期和术后72小时内应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肢常规抬高15-20cm,必要时,可抬高30cm。1-2个小时巡视一次,必要时15-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石膏固定松紧度、肿胀部位张力大小、患肢未端循环循环及知觉变化。4.克氏针护理,每次打开辅料时要仔细观察克氏针钉尾外露的长度,以及克氏针有无松动现象,并观察针眼处皮肤有无红肿、组织液有无渗出或痂下积脓,保持针眼引流通畅,如有分泌物时尽量轻轻挤压双克氏针周围,使分泌物自然流出,并用碘伏1-2次每天消毒针眼,预防针眼感染,直至一个月后拔除克氏针。告诉患儿及家长针眼护理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嘱其不要擅自乱动。5.血管、神经埙伤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后当天应15-30分钟巡视一次,倾听患儿及其家属主诉,密切观察患肢挠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手指是否发紫、发凉、发麻,能否主动握拳、伸指、夹指,被动伸直手指时,有无产生剧烈疼痛等情况。术后3-5天内仍每2-4小时巡视一次患儿的患肢。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由于我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得当、神经功能均得到完全恢复。6.饮食指导,骨折早期,应给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米粥、新选蔬菜、水果等,少食刺激性及油腻食物。骨折中后期,骨痂形成,骨折临床愈合,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钙高的食物,如骨头汤、瘦肉、虾皮等促进骨折早期日愈合。7.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功能锻炼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措施,能促使患肢的水肿消退,促使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故术后使患儿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为。麻醉清醒后就可行功能锻炼,鼓励患儿作握拳、松拳、腕关节的屈伸、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及肩关节的提肩运动等。禁制手法按摩及强力牵引。因此,护士要耐心鼓励患儿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每日4-5次,每次5-10分钟,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4出院指导
因为患儿住院时间短,出院时外固定尚未拔除,所以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定期门诊拍片复查。2.坚持功能锻炼,不做剧烈活动,避免碰触患肢,3.3-4周解除外固定后,鼓励患儿主动活动肘关节,5-10次每天、20-30下每次。避免用力训练。在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期间,如有异常及时复诊。术后经过随访,50例患儿均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