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莉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妇产科553400)
【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5例,根据植入情况行植入部分楔形切除、缝扎止血、宫腔填塞纱布)和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11%与对照组84.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30d后子宫组织残留发生情况2.13%明显低于对照组24.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治疗中在剖宫产术中行植入部分楔形切除、缝扎止血、宫腔填塞纱布可有效止血,有利于保留患者子宫,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新生化颗粒可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米非司酮;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333-01
前置胎盘指有胎盘附着在宫颈口处于子宫下段,是引起妊娠晚期和分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胎盘植入是指部分子宫肌层有胎盘绒毛侵入,极易造成难产和产中大出血[1],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为探讨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案,特将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2例,年龄26~37岁,平均(28.6±4.3)岁,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7.56±4.25),其中初次妊娠者30例,2次以上妊娠者有42例(28例行过剖宫产,14例有过人工流产史)。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采用频率3.5~7.5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所有孕妇行产前检查,观察其胎盘厚度、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子宫肌层厚度、连续性和黏膜层及后方血流情况,必要时和结合会阴检查观察膀胱后壁肌层情况,如果后方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后变薄、胎盘增厚、胎盘实质内有无回声腔隙、宫旁血管扩张及胎盘近子宫肌处血流丰富等现象可考虑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
1.2.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通知相关科室医生协助抢救,术前充分备血,建立双侧静脉通路,以防发生术中出血,可及时补充血容量,常规备促子宫收缩药物;避开子宫前壁血管选择切口进入宫腔,常规注射缩宫素,检查胎盘植入情况,对于植入较深者行植入部位楔形切除;清除胎盘后,根据胎盘植入的部位,使用可吸收缝线于胎盘植入部位行8字缝合止血;缝合后有少量出血的,实施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若发生大出血难以止血者,通知家属行子宫切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服用米非司酮25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10d,同时服用新生化颗粒12克/次,每日2~3次,连续服用10天。
1.3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胎盘组织剥离、出血情况及B超检查结果判定效果,胎盘组织完全剥离、出血停止、术后B超检查原胎盘植入光团消失,则为有效,否则为无效;观察记录两组产后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30d后胎盘残留组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用(x-±s)表示,用t检验,子宫组织残留情况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子宫组织残留情况结果见表1,从表中结果可知,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30d后子宫组织残留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术后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子宫组织残留情况(x-±s)
*
3.讨论
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子宫肌层内有胎盘绒毛侵入并深深地吸附在子宫肌壁内,不能自行剥离植入部分,如果强行剥离会损伤子宫肌层。此病发生于孕早期而非妊娠后期,多数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子宫内膜损伤和高龄、多孕、多产、孕次过密为胎盘植入发病的高危因素[2]。由于前置胎盘本身就会引发产科出血,再加上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孕期表现为不出血或阴道无痛出血,一旦合并胎盘植入出血程度会大于常规产科出血。本文研究采用频率3.5~7.5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所有孕妇行产前检查,观察其胎盘厚度、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子宫肌层厚度、连续性和黏膜层及后方血流情况,有助于后期治疗。子宫切除术是胎盘植入的有效方案,但由于患者多迫切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因此临床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胎盘植入者,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手段,剥离胎盘,并对创口进行缝合,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我院本次治疗中,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11%和84.0%,表明了治疗的有效性。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酮受体拮抗剂和皮质类激素抑制剂,具有阻断孕酮的作用,可使富含孕酮受体的残留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同时减少宫壁肌层内的胎盘组织血流,使其缺血坏死,导致残存的胎盘组织最终坏死脱落。新生化颗粒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患者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30d后子宫组织残留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米非司酮及新生化颗粒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治疗中,采取人工剥离后,出血创面缝合的方法,可较好地控制出血,从而降低子宫切除率,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及新生化颗粒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玉琳.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临床诊治2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04(7):824-825.
[2]彭冬梅.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