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就业方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析新型就业方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

马慧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新型的就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这些就业去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业率,要向更直观明了地得出这些不同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程度,需要将指标量化。本文主要对A市的行政类别、经济地位、所在区域和高科技技术产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A市的类别;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特征向量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普通职员就业的权重最大,是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最后,对目前高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就业方式;就业形势;毕业生;特征向量法

人才发展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核心,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目光放在了人才培养方面,一个好的人才,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各种类型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力量,目前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因此需要寻求一个可靠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新型就业方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这一问题,并对城市人才发展提出建议。

1.A市类别判断

一个区域人口数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生活水平,基本设施条件等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种条件越好,人口数量也越多,其中包含的人才也就越多,对人才的吸引程度也越高。经过对统计处理和未来预测获得的过去三年和未来三年的预计人才需求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A市对人才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准,呈现饱和状态。人才是不断发展进步更新换代的,不进步者就要被淘汰,引进新的力量,所以说人才需求是围绕一个标准上下周期性浮动的动态曲线。

将A市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市场按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分类,得到下列数据。

图1不同领域人才需求分布情况图

A市的金融产业与服务产业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发达,预计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域,总而言之,A市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地域的以经济为中心,生活服务优质,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济型城市。

2.基于特征向量的综合分析法

本文针对某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岗位选择问题,共调查了2000名学生,采用网上答题的方式。把调查结果分类汇总发现,将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普通职员的岗位,其次为继续深造和参加公考的人居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少。说明大多数人本着“稳定”的观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有能力的同学就选择继续深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就业几率。

基于促进就业的内涵,确定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因素的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并结合指标遴选的基本原则,构建出了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促进就业指标体系。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2就业去向关系图

在该题的研究中,仅针对就业的去向进行相关分析,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对就业均有所影响,在如今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些因素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机会,使就业途径和方法更加多样化,但各自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研究此类复杂指标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移植法、经验法、专家打分法等。目前,关于此类“特殊”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不少,但是对此类问题进行量化的研究不多,因此本题不采用移植法和经验法。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使用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因此,采用专家打分法量化指标。

本文采用5分制对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利用前面问题中所整理的数据和网络资料查询,将其带入到层次分析模型中层层解析,结果表明参加公考、普通职员、自主创业、继续深造四因素对就业的归一化权重为,说明普通职员就业方向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权重最大,继续深造次之,自主创业最小。

从前面总结的数据来看,2011年和2012年市场对学士学位以上的人才需求为511479人,对学士学位以下的人才需求为634840人,而对学士学位的人才需求仅有42847人,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中间过渡者,市场需求远远少于其它两项。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于学士学位以下的人来说学习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实际技术操作要差一些,而且大学生的自视薪酬要高的多,但带来的实际效益并没有很出色。另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于学士学位以上的人才知识面狭窄,科研创新能力要弱,对于高端高层产业所产生的成果相对要弱一些,所以大学生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两项要少。但并不说明大学生不够优秀,以上只是基于一般思想情况下的简单思考。A城市一方面可以在人才引进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使得各层人才掌握更多的应用能力,也可以使大学生继续深造,成为研究生人才;另一方面,城市要做好市场需求规划,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化的吸引有就业意向的各层各业人才,壮大人才市场队伍,促进本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3.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课程建设。在调查中,大约有50%的学生选择普通职员的就业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不止涉及到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能使他们在同行竞争者中胜出。

其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自己的学科优势,面向某一类应用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应在师资队伍上有所创新,做到分工明确,各有专长。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和技术,专注于钻研某一方面,找准重点,不盲目发展人才。

最后是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当前,为适应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促进教育客体个体价值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数据表明,大学生创业可以有效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率与满意度,大学生创业占的比重越多,社会的创新力量越多,同时就业率也越高。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这以概念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只有牢牢抓住发展的契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地潮流。同时,学校也要面向工作地机制培养人才,做到学校与社会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杜博文,曹昌盛.绿色生态村镇环境指标体系量化方法研究[J].建设科技,2016(15):100-103.

[2]袁家新.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比较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

[3]黄德所.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比较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炮兵学院战术研究室,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