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粟友华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面对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分析其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设其为研究组,基于潜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将其落实。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发生率为32.5%(13/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因素是主要的潜在风险因素,护士因素次之,医院因素再次之。结论:临床应针对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面对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减轻风险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急诊科;门诊;输液;潜在风险因素;护理对策

急诊科是临床上专业性最为广泛的一个科室,其工作涉及了妇科、儿科、骨科、内科、外科、神经科甚至是全科,大部分患者入院后先到急诊科室接受紧急处理,待病情或伤情稳定后再转入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但是受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针头脱落、用药错误、院内感染等风险事件,若情况严重还会引发医患、护患纠纷,使患者对医院服务水平产生质疑。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各收治的40例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试探究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面对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设其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的具体资料如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45.66±12.37)岁。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设其为研究组,该组患者的具体资料如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9岁~71岁,平均(45.57±12.2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P>0.05,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纳入标准:①为确保研究顺利完成,本研究所选患者均为成年人,年龄≥18岁;②患者因外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急性传染性疾病等原因入院,入院时间多为夜间;③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自愿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无异议[1]。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②资料不全者[2]。

1.2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对照组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观察患者的护理过程并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分析导致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研究组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护理措施基于之前的原因分析结果来制定,具体为: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输液要点与技巧,提升护理服务技能;②护理人员在护理前详细了解患者当前病情与既往病史,在输液前先进行简单的沟通,告知其注意事项,调节其不良情绪。若患者出现紧张情绪,应给与其鼓励;若患者因滴液较慢而出现焦躁情绪,则应积极预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其耐心与配合度。③医院指定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坚持无菌操作,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器材,每服务好一位患者均应进行手清洁,并严格使用经过消毒的针具,以免引发交叉感染;同时,及时回收一次性医用品并统一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引发原因。

1.4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的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两组的数据若经统计学计算为P<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结果

2.1风险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3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潜在风险因素

患者因素是主要的潜在风险因素,护士因素次之,医院因素再次之,具体见表2。研究组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均为患者因素,研究组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也以患者因素为主,护士因素与医院因素次之。

表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状况的对比(n,%)

3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危重,虽然可以通过急诊处理来稳定病情,并在转入门诊后接受输液治疗,但是患者受本身病情、输液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面对复杂的输液环节,很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本文对常见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可以发现主要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医院因素三种。首先,就护士因素而言,若是护患之间沟通欠妥或是护士采用了不当的操作,便有可能引发用药错误、医院感染等风险事件,如护士将A患者的药物误用给B患者,或是护士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一次性用品未及时回收,A患者使用过的针具未消毒便为B患者使用,等等[3];而从医院因素来看,医院环境与制度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若是制度不严格便有可能出现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环境不佳则会使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引发针头脱落等护理风险事件[4];再看患者因素,若是患者不严格按照医嘱输液,或是根据主观意愿擅自进行处理,同样有可能带来医院感染、针头脱落、用药错误等不良结果[5]。本文结果中患者因素便是最主要的潜在风险因素,对照组13例风险事件中有8例起因为患者因素,研究组3例风险事件的起因全部为患者因素。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因素,为了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积极落实,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在输液前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给予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在日常输液过程中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等无菌操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临床护理更加完善、规范。见结果,接受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仅7.5%,远远低于对照组32.5%的发生率,正是针对性护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显著效果的直接体现。

结语

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医院因素均可导致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面对潜在风险,临床可以通过针对性护理来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确保急诊科门诊的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雅波.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7):178+229.

[2]马芳.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51.

[3]赵蓓蕾,沈艳涛.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6):7475-7476.

[4]刘芬.门诊急诊输液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3):131-132.

[5]魏妮萍,李慧颖,张弦.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72-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