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1

心力衰竭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孙丽华

心力衰竭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孙丽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ICU辽宁大连116021)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215-02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o-aorticballoonpump,IABP)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并总结11例心力衰竭行IABP术患者围手术期所实施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7例患者顺利康复,4例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保证IABP的效果,纠正IABP的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围手术期护理

有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单纯用药物治疗死亡率高达80%-90%,应用IABP后死亡率降到60%。IABP的两个主要作用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和减少心肌耗氧量。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共施行IABP术的心力衰竭患者1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6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围手术期发生心肌梗死3例,心脏移植体外循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均行IABP术,在其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33—55岁,平均年龄43岁。术前所有患者均补充血容量后心脏指数<2.2L/(min.m2)、MAP<60mmHg、尿量<30ml/h、周围循环不良、多巴胺用量≥15ug/(kg.min)、多巴酚丁胺用量≥20ug/(kg.min)、血压上升不显著。

1.2方法11例患者均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1.3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主动脉的舒张压增

高,收缩压降低,心肌灌注改善,心脏做功减少,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心脏指数提高,正性肌力药物逐渐减少,尿量增加,全身情况改善。4例患者不能脱离IABP而死亡。

2护理

2.1术前护理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检查,手术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具体问题,消除患者疑虑,使其产生信任感。讲解卧床休息的必要性,教会患者床上排尿、排便,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术前晚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行IABP患者均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变化及循环辅助的效果,反搏期间舒张压应高于收缩压10—20mmHg。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及输液速度,当患者出现异常时,应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2.2抗凝治疗时的护理行IABP如非体外循环的患者,插入主动脉球囊前均已给肝素1mg/kg,使其ACT维持在150—180s,抗凝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血,因此在抗凝治疗时要严密观察有无全身出血倾向和渗血情况。每次应用抗凝药物都应在专用记录单上记录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给药途径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并签名。

2.3并发症监测

2.3.1下肢缺血的预防下肢缺血发生率在5%—19%。对应用IABP支持治疗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其穿刺侧肢体的脉搏、皮肤颜色、感觉、肢体运动、皮肤温度等。在主动脉内气囊导管插入

后第一小时内每隔15min观察判断一次,此后每1小时观察判断一次。当发生插入术后的下肢缺血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撤除气囊导管。

2.3.2主动脉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主动脉血管并发症是IABP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6%—24%之间。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管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如:突然剧烈的疼痛、低血压、心动过速、血色素下降、肢体末梢凉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2.3.3球囊破裂的监测球囊被尖锐物或钙化斑块摩擦破裂。表现为反搏波形消失,导管或安全室球囊内出现血液。球囊一旦破裂必须立即停止IABP,取出球囊导管,重新插入新的球囊导管。

2.4预防感染感染多由于安放气囊反搏导管时器械消毒不严或手术人员未遵守无菌操作规定所致。按照无菌原则进行伤口换药,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和分泌物。常规预防使用抗生素。

2.5拔管后处理撤离IABP的过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地减少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辅助比例,从1:1减少到1:2到1:4,并逐渐减少抗凝剂的应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是停用IABP的指征,停机后用50ml注射器将气囊内气体抽空,将气囊导管与鞘管一起拔出,让血液从穿刺口冲出几秒或1-2个心动周期,以清除血管内可能存在的血栓碎片。拔管后局部加压包扎6小时,平卧24小时,注意观察局部伤口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患者血液动力学状态等,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曹新伟主编.外科护理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