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就业指导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析就业指导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潘瑜

◎潘瑜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909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1-01

摘要: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择业技巧等角度考虑,现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为高职学生的求职、择业提供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服务和指导。本文就就业指导课程在高职就业工作中具体有那些作用,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效果,搞好就业指导课的建设等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方针。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因此,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就业市场上,一些学生屡屡碰壁,一方面学生期待就业指导,但是另一方面对就业指导课期望值并不高。大部分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就业指导课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工作具体有那些作用还很少有人论及。

一、帮助学生成长成人

高职院校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会根据大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划分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阶段。大学一年级时,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的特点和将来适应的职业,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使他们通过学习,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和成才意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大学二年级时,就业指导重点是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我们要教育与引导学生树立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大众化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树立立足基层、扎根于发挥个人才能的地方和岗位。愿意到西部.到贫困地区去工作的就业观。同时加深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使之能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惑,有强的抗挫折能力。进行职业道德与修养的指导时,职业道德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意义,通过“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的职业训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大三毕业阶段,要实施专项就业指导。对毕业阶段的大学生,主要进行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开展择业方法与技巧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和心理辅导等,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和就业环境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地了解社会,为自己走人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1]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预备期,为使职业生涯坚实有力,需构筑四个支柱: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四是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也就是我们就业指导课程所教导的。

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就业指导课的开设能够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各项规定,熟悉就业工作的流程;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把握行业的发展动向;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准确做好择业定位;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的影响,构建健康合理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面对竞争所产生的恐惧和茫然;做好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准备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择业机会和择业技巧增加就业的成功率。

三、推行实习、实行体化运行模式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看来,实习是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职业环境的途径。实习中怎样获得更大提升,抓住留下工作的机会,还是为另一份工作增加砝码.成为了实习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中规定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实习。目的是以一年的顶岗实习为限,致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建立以岗位为手段、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以实践促能力、实习促就业的双赢机制,提高最终就业机遇。

四、就业推荐与用人单位联系

就业推荐是整个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为有效地构建毕业生招聘求职平台,高职院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促进学生就业。“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外出参加人才招聘会,搜集就业信息,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请进来”就是请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外,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举办校企人才供需洽谈会.请专家为学生开办就业讲座。同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订单式培养人才,并且加速推进建设网上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大信息收集力度。[2]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准确定位,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择业;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本专业在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掌握过硬的本领,以便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帮助毕业生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和良好的求职技能,以便在职场上“推销”自己;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的心理障碍,正确的认识自己、估计形势,沉着、冷静地应对在择业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对就业做好心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使自己较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加强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及社会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搜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

建立应届毕业生就业档案和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做好就业跟踪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联系,不断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一是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市场依据;二是确保就业市场的延续性,进一步拓展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学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标准,毕业生就能顺利就业。否则,就会出现毕业生和职位需求错位等问题。所以,就业指导者要认真研究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需求标准,并把这种标准与学生专业情况做对比,分析学生对社会职业需求的适应程度,从而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就业工作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才能逐渐形成适合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高职院校高就业率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德喜.全员化、全面化与全程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08(8):117—12A.

[2]任雁敏.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册.现代教育,2010(2):195—196.

作者简介:潘瑜(1983—),广东梅州,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就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