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凯忠山东省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65500
摘要:体育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有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要遵循人的一般认识规律之外,还必须遵循人体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和人体机能的形成规律。因此,体育教学是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特点,激发调动学生身体各运动器官和积极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科学的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本文从体育教学应遵循的规律,来研究和探讨了组织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手段
一、根据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组织教学
从解剖生理上来看:青少年身体各器官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不仅是大少的差异,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也都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所具有的生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从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来看,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无论是坐、立、走、跑,要注意正确姿势的培养。2.运动量不宜过大,同一练习不要过长。3.注意场地硬度,不宜多做起跳、落地动作,避免骨骼变形,预防运动创伤。4.避免多做非对称性动作,以免引起畸形。5.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负重和力量训练。6.基本练习不要过分集中,应多种形式交替。7.应多安排全面发展骨骼肌肉的练习。
从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来看,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育课的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运动负荷应“少量多餐”。2.不宜参加剧烈的力量练习,特别是不宜过多地进行静力性练习,以免引起心脏的过度疲劳。3.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4.重视青少年有氧代谢的训练。5.注意学生练习时呼吸节奏以及动作配合,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6.多采用直观教学,多做示范动作,多做模仿练习。7.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讲究多样化、综合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8.有条件的要尽可能进行男女分班教学。
二、正确掌握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组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掌握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精心组织体育课的结构,合理安排和搭配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排列顺序、练习时间、次数、方法、步骤和组织形式;2.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运动量由小到大,教学要求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3.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三、根据人体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
人体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表现出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三个阶段。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练习,从而初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根据这些特点,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细致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完整动作。其特点是: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协调、连贯和准确,但还不熟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讲解应和启发提问相结合,对学生区别对待,使学生抓住动作要领反复练习,以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3.动作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其特点是:大脑皮层已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动作到了自动化程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完结,还应不断地巩固和完善。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是影响机体工作能力的高低,影响练习的质量、动作效果以及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来组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对学生应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
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吃苦耐劳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教育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应遵循正确的规范和准则。
2.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要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要按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区别对待,重视教师的语言刺激和示范质量。
3.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来进行的。教师应加强课的组织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水平,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的体质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运动解剖学。
2.运动心理学。
3.学校体育学。
4.体育理论。
5.现代体育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