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霞
天津市静海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天津301600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路芎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用自拟“葛根路芎汤”治疗;B组4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路芎汤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确切。
【关键词】颈性眩晕;葛根路芎汤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31-01
眩晕为头晕目眩并常伴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乏力等症状的疾病.头晕是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因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西医学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美尼尔综合症,高血压等凡有上述症状者皆属于眩晕证范畴.颈性眩晕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有以下特征: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反屈、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等。西药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不满意,药物副作用大。我科近两年来用自拟“葛根路芎汤”治疗颈性眩晕4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8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1]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32~70岁;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3~72岁。用药前症状及体征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自拟“葛根路芎汤”,每次150ml,2次/d,饭后20min温服。煎药方法:加水500ml,文火煎煮40min,取汁300ml,先煎药物先煎30min。基本方:葛根50g,路路通30g,川芎20g,地龙15g,羌活20g,桑枝30g,灵仙15g,鸡血藤30g。伴上肢麻木者,加丝瓜络15g;颈部疼痛不适者加元胡20g,伸筋草30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g,半夏15g;神疲乏力者加黄芪30g。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65周岁以上者5mg),每日一次,睡前服。以上两组患者各治疗2周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2疗效评定
21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临床治愈:眩晕及并发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眩晕及并发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眩晕无缓解或加重。
22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38岁,2012年11月2日初诊。患者3d前晨起突发头晕,视物旋转,旋颈加重.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颈部酸痛不适。自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1次/d,症状无好转,故来我院门诊诊治.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精神弱,表情痛苦,呼吸均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双眼球水平震颤.心肺(﹣),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舌质黯,苔白腻,脉沉滑。心电图,脑电图,颅脑CT检查均无异常。颈CT:颈6~7间盘突出,TCD: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西医诊断:颈性眩晕。中医辨证:眩晕(痰瘀阻窍),治则: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处方以自拟“葛根路芎汤”加减:葛根50g,路路通30g,川芎20g,地龙15g,羌活20g,灵仙15g,鸡血藤30g,白芍10g,伸筋草30g,清水半夏15g,生姜三片片,大枣五枚,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服用。3剂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不呕吐,颈部酸痛改善。原方继服7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4体会
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然不外“风”“火”“痰”“虚”“瘀”之论。明·虞抟提出的“血瘀致眩”的理论,以气虚血瘀作为眩晕的最主要病机和出发点。颈性眩晕为颈部劳损日久,局部气机运行不畅,气机推动无力则瘀血痰浊内生,痰瘀上阻清窍,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而发眩晕。
自拟方中重用葛根活血化瘀,解肌透邪,对颈性眩晕中头晕目眩,颈部肌肉酸胀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本草拾遗》云:“葛根生者破血,合疮”。现代药理研究[3]其扩张脑血管,于鸡血藤合用补血行血,通经活络,可促使椎间孔周围滑膜充血水肿消退,解除神经根压迫,改善脑部供血。路路通行血通脉,祛风通络,于地龙合用治疗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之颈性眩晕,疗效甚佳。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治血瘀气滞之诸症。羌活、桑枝、灵仙温通血脉,祛湿止痛,化痰通络共同改善颈性眩晕痰瘀阻窍诸症。总之,诸药合用,共奏淸眩止晕,通络止痛之功效,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确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S].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上卷(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