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张建

张建(南阳市中心医院西药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58-0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1]。由于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着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有七大类,包括利尿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舒展药。本文重点介绍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降压目标

一般情况下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SBP)应降至150mmHg以下、舒张压(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收缩压平均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平均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死亡率与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16%,降压治疗对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益处[2]。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脂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联合用药

合理选择联用药物以达到最高的降压效应并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患者对单一药物有较好反应,但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应可以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该药物的剂量,如第1个药物的疗效不好或患者耐受性差,可换另一类药物或加用第2个药物使第1及第2个药物都在低剂量范围内,一般可产生较好的疗效并将可能存在的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3]。已证实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有:①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药;②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③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药;④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⑤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

根据合并症选用抗高血压药物

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者,可选用利尿药、哌唑嗪、甲基多巴、卡托普利等作用缓和而不使心率加快的药物,不宜选用肼屈嗪;

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选用利尿药、甲基多巴等不影响肾功能的药物,胍乙啶降压同时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宜选用;

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不宜选用利舍平;

合并脑血管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胍乙啶及神经节阻滞药,避免降压过快及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选用β受体阻断药;

合并糖尿病或痛风者,不宜选用噻嗪类利尿药。

治疗原则

使用任何一类高血压药物,都应自最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可依据情况逐渐加量。

推荐使用每日1次的长效制剂,已保证1d24h内稳定血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氨氯地平控释片5~10mg[5],并能防止靶器官损害。

单一药物效果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剂量,及早采取联合治疗,提高降压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病理特点、相伴的其他疾病等情况及药物的特点,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并且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控制其他危险因子(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逆转靶器官的损伤,维持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等。

高血压是终生疾病,控制并不容易,一旦确诊应坚持治疗,达到理想血压,是降低相关疾病危险的最好方法[6]。抗高血压药物无论单用还是联用,无论选用老药还是新药,目的就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合理的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阻止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364).

[2]雷明秀.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当代医学,2009,15(34).

[3]张廷杰,朱轼,文瑞莲,等.降压药物联合使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5):367-371.

[4]李端.全国高等教材药理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1-252.

[5]赵纯华,欧孝琪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2例疗效观察[J].西藏医学杂志,2002,23(1):16~17.

[6]刘耀文.理想高血压的治疗特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34(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