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年高永玲(陕西省神目县医院口腔科神目719300)
【中图分类号】R7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62-01
前牙间隙在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它对咀嚼、发音和面容的影响很大,常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作者通过对前牙散在间隙用局部正畸技术矫治关闭缝隙或经正畸矫治集中缝隙,使牙移动到牙列正常位置,再用固定修复技术制作烤瓷固定桥,无论在语言美观还是咀嚼功能的恢复上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0912月共收治28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6例。上下颌均有散在间隙11例,上颌单发者9例,下颌单发者8例。先天性缺牙所致前牙散在间隙18例,牙周病所致前牙松动伴扇形漂移4例,多个过小牙引起的牙间隙3例,多生畸形乳牙滞留拔除后所致牙间隙3例。
2治疗方法
2.1正畸矫治,采用局部固定矫治技术,分别在前牙或双尖牙上粘贴托槽,第一磨牙上不用带环,弓丝在双尖牙末端回弯,根据从细到粗的顺序,分别将上下牙列排齐,使上下中切牙排在面部中线位置,将余留间隙的大小矫治至与所缺牙大小一致。以免矫治结束后第一磨牙前后邻间隙出现食物嵌塞等不良现象。对于牙周病所致的前牙松动扇形漂移出现的间隙,首先将四个切牙用橡牙链交互牵引,前牙向中线集中,使成一体,或将四个切牙间隙均匀分配,最后用固定夹板的方法,用烤瓷桥修复将松动牙固定在一起。
2.2矫治后修复,采用固定修复的方法,对28例患者均采用烤瓷桥修复的方法达到永久性的保持,而且患者感觉舒适美观。
3结果
18例由于先天性缺牙所致散在间隙,经本文方法矫治修复,既恢复了缺牙的形态,又恢复了其功能;6例由于过小及畸形多生所致间隙,经过矫治修复,改变了原畸形牙的形态,使患者感到前牙美观对称,功能正常;4例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扇形漂移所致间隙用烤瓷牙固定夹板的方法,使多个移动的单根牙变成一牙多根的稳定效果。
4体会
先天性前牙缺失,在临床上较常见。研究表明,恒牙列部分先天缺牙发生率为2%-6%[1]。主要表现为牙列稀疏,牙列间隙,牙齿的轴线倾斜或牙体扭转,咬合关系异常。这类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面容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增加咀嚼功能。如果按常规方丝弓矫正技术,需在第一磨牙上戴带环,而且矫治时间长,矫治完成拆除带环后,易造成食物嵌塞。应用局部固定矫治技术可以不用带环,只在被移动的牙上和支抗牙上粘贴托槽即可。装置简单、舒适、疗程短,多数成年人愿意接受。前牙移动尽可能采用交互牵引,交互支抗[2],这样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牙齿移动。通过正畸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容貌,矫正其咬合关系。扭转错位的牙齿,将缺牙间隙或散在的牙列间隙关闭集中,为义齿修复提供最佳的牙例条件。固定矫正技术将牙弓局部的数个牙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在功能上相当于单个多根牙的稳定支抗或抗力单位。以这种单位作支抗时,对被移动牙提供精确的控制力。使有牙周病的成年人在局部固定矫正技术的使用可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分布更趋合理[3]。
正畸后的修复治疗,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持器的作用,可以防止畸形复发,牙列间隙出现,另一方面恢复了牙列的完整,完善了口腔的功能,更进一步满足了患者的美观要求,所以正畸与修复两种治疗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正畸是理想修复的前提,而理想的修复,更能有效地巩固正畸效果。只有美观舒适的烤瓷桥修复体,才能使患者满意使用,也才能更好地巩固正畸、修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47
[2]林久祥,黄金芳.现代口腔正畸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72,367
[3]朱双林,卢新华,蔡斌,等.正畸改善上切牙个别缺失的治疗效果[J].口腔正畸学,2001,8(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