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辉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138000
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作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在教学质量的好坏上,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率高、成绩好,在教学中必须具备以下四点:
一、数学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每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熟记于心;在教学中熟练掌握教材,明确教学的内容、目的、要求;以教材为中心,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完整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要紧扣教材,但又不依赖教材,最好做到“我就是教材”,这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任意发挥。在教学上提倡教师无教案不上课,教必有案。它指的是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而不是说要教师把教案带进课堂照本宣科。一位好的教师上课不需要教本,更不会把教案带进课堂。教师的教案是备于心的,胸有成竹是教师备课的最高境界。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教学的目的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环节,编排练习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
二、数学教师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
有许多人认为数学是很枯燥的,尤其是高年级数学,老师讲起来吃力,学生学得没兴趣。造成这种恶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一反面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讲课的方法呆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一节数学课上成语文、音乐、体育、美术甚至是英语和社会课,并在这样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例如,“平移和旋转”知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节的内容讲解枯燥、抽象,作图又费时间。我们可以提前在方格纸上做一些利用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上课时展示给学生欣赏。在学生为高超的绘画技术啧啧称赞时,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绘画高手所画,它依赖的秘密武器是利用平移和旋转。在他们迫切想学时,再一点一点告诉他们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方法。当学生把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呈现在教师面前时,教师还会觉得这是一节数学课吗。
三、数学教师要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有许多人把小学教师叫作“万金油”,其意是说小学教师要样样拿得下,即“全才”。当然这个要求过高,因为不是有句话叫“人无完人”嘛,所以所谓的“全才”也就只能是凤毛麟角了。我们都是普通人,更不敢有成为全才的奢想,但是,作为一个教师与教学有关的基本功还是应当具备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漂亮的粉笔字,是教师的基本功要求。除此之外,数学教学中将绘画、作图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教师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添加图案,这样不仅能使抽象变直观,而且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连简单的图案都画不像、写字歪歪扭扭的数学教师,怎样要求学生把图做准确、把作业写规范?教师要注意自己所学知识的更新、自己所任教学知识的外延学习。我在给五年级上数学课时,就针对一位学生答题的格式、语病进行讲评,讲完之后当我问他:“你听懂了吗?”这位学生却愣愣地举起手说:“老师你咋还会讲语文!”在讲数学估算时,一位学生指着一段要求估计有多少个字母的英语说:“老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我们念一下吗?”当我站在讲台上流利地读出这段英语并解释完意思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说:“哇!我们的数学老师还会英语啊!”其实这是我前一天费了好大劲才学会的。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本身就应该无所不知,所以我们不得不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接受、学习新生事物,与时俱进。
四、数学教师要能准确定位自己的教育对象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理解能力,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学生心中的事物,对他们的估计切忌过高或过低。我在教学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完成了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教学,要求学生做练习。这是一个连线题,图上画了一只大象、一只猴子、一只鲸,下面写着50吨、15千克、200千克。同学们是这样连的:大象50吨,猴子200千克,鲸15千克。我反复纠正了四五次毫无成效之后,就非常生气。当看到他们既害怕又委屈地低下头时,我就想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我把一位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里,和蔼地告诉他:“别害怕,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位同学是这样解释的:60吨、15千克、200千克中最大的是60吨,其次是200千克,最小的是15千克。我认为大象最大应连60吨,其次是猴子200千克,鱼最小是15千克。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们不认得鲸,把鲸误认为是鱼了,怪不得。第二节课我告诉他们鲸是生活在海洋中最大的动物以及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在一阵“啊、啊”之后,再也没有人把这道题做错了。还有一次,学校给各班分了一些煤。因为个太大,需要把它敲碎。我带的是低年级学生,人小力小,只好自己亲自出马。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把一块煤敲碎时,一位平时学习差得一塌糊涂的学生接过锤子两下就把煤敲开了。我夸他“还是你的力气大”,这位学生却说:“老师,不是我的力气大,那是因为这块煤是一层层地重起来的,你从上往下敲当然不容易敲开,而我是从左往右按纹理敲的,当然容易多了。”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件事对我印象深刻,可见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聪明。所以我们不可小瞧了自己的教育对象,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在教学中还要多向学生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考虑问题,探索适合他们的解题方式,这样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