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耐量对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运动耐量对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赵学森衣仁科薛德刚王芳李忠强

赵学森衣仁科薛德刚王芳李忠强(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循环一病房辽宁抚顺1130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00-01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运动耐量对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探讨运动耐量的改变对房颤(AF)患者心肌细胞的影响。得出结论运动耐量与血浆BNP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有明显关系,运动耐量结合运动前后BNP变化能准确的评估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关键词】脑钠肽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

运动耐量作为一种简单,安全,方便的方法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评估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脑钠肽(BNP)的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血浆BNP对心衰和房颤的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主要想通过对在运动试验中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变化的研究来探讨运动耐量与BNP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09-2011年门诊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症状并同意接受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的患者76人。

1.2入选方法

(1)入选标准已经确诊的持续房颤合并心衰症状患者,年龄35-75岁。

(2)排除标准具有以下几种情况和不能接受六分钟步行试验的患者[1]:1个月内发生过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1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患者;静息心率>120次/min;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年老体弱,极度肥胖患者;严重瓣膜病患者;有关节和精神、神经疾病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或外周动脉闭塞症患者;合并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1.3试验方法

在20℃恒温室内平坦的地面划一30米直线,两端各置一座椅,受试者沿直线尽可能快速行走,直到6min停止,由医生计算行走距离。在6min内如果患者出现疲乏、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出冷汗、颜面苍白则停止试验。试验前患者接受静脉采血,检验BNP,试验终止后休息5分钟,接受静脉采血检验。血浆BNP采用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RAMP心梗/心衰仪简易操作系统直接检测。入选患者进行一年电话和门诊随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入选病例2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运动试验前AB组BN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448.67±137.92),B组(412.08±151.24)(P>0.05)。

(3)运动前后BNP差值B组较A组明显升高:A组(213.68±106.66),B组(416.28±114.72)(P<0.01)。

(4)1年随访,B组的心衰发病率较A组明显升高A组12例,B组25例,x2=15.364(P<0.05)。卒中死亡等发病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BNP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由心室分泌,但心房也有少量分泌,半衰期为20分钟,主要功能为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2]。Cow的临床研究表明能引起BNP升高的疾病很多,包括心衰;肺部疾病,严重缺氧;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左室肥厚;结构性心脏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亢等;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肿瘤;脑出血等。许多研究表明房颤和心衰都会引起BNP的升高,BNP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而运动耐量则作为经典的心功能检测手段在近年的研究中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运动前后BNP变化的研究更进一步明确了对合并房颤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运动负荷能使其BNP很快升高,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且升高的幅度与其以后心衰症状的发病率明显相关。其机制可能为在机体运动耗氧的同时加大了心肌的耗氧量,需要更加多的心搏出量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回心血量,在合并房颤的情况下心室肌细胞需要更多的舒张收缩和更多的做功,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及室壁张力的增加刺激BNP合成和分泌的增加。在运动负荷下BNP升高的越明显说明其心室肌对供氧的越差,与其一年随访中心衰的发病率较高相符合。其精确分析有待于更多的基础方面的深入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将更多的现代研究手段与经典的临床方法结合会对我们的临床工作起到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ATSStatement:GuidelinesfortheSix-MinuteWalkTest[J].AmJRespirCirtCareMed,2002,166(1):111-117.

[2]MatineZ,RumayoRA,RichardsAM,BurnetiJC,etal.Biologyofnatriureticpeptides[J].AmCardiol,2008,1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