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秀(包头市蒙中医院中医科014040)
【摘要】通过对中风病人的护理研究,探讨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关键词】中风病人;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7-0505-01
中风是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不经昏倒而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病位在脑,涉及肝肾[1]。中风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疾病(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类型脑血管疾病相似。目前脑血管疾病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三类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且据有关资料表明本病有不同程度的复发性[2]。
1临床资料
本院中医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5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3岁;住院天数10天——25天;首次发病85例,复发15例。
2护理体会
2.1急性期护理:中风急性期发病3天内,由于血栓形成继续发展或缺血性脑水肿的出现和加重,病情往往可能发生恶化或急剧变化[3]。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给于相应的处理。有些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或有意识但自身不能满足自理需要,需要护理人员满足其所有需要,包括给氧、防止呼吸道阻塞、个人卫生、排泄、营养及安全等护理,在此时,主要以医疗性支持来补偿病人的自理不足,护理行为是完成病人的治疗性自理[4]。
2.2一般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呛咳、窒息,对烦躁不安者,防止坠床,应加床档保护。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加强口腔、眼睛、皮肤、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银华、甘草煎水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每天两次进行尿道口护理,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疾病相对稳定期,护理人员和病人在满足自理需要时,共同参与各种护理活动,中风急性期过后,病人可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在护理人员及家人的帮助下保持口腔卫生,用健侧肢体支撑改变体位,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保持患侧肢体的功能位置,床上肢体活动,早期功能锻炼等[4]。
2.3情志护理:
中风病人以中老年为主,多为心火暴盛,存在着紧张、焦虑、抑郁、悲观、孤独、恐惧等负性心理。为防七情过激所伤,在护理活动过程中要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详细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用温和的语言安慰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的疑虑;介绍同种疾病康复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与病人接触期间进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允许病人发泄心中的不满和烦恼,以缓解过激情绪,同时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休养环境。
2.4辨证施护:临床分为中胀腑、中经络。[5]风火蔽窍、痰火蔽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穴位救治。阳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高热者,可予头部行冰袋冷敷,并将头部垫高2-3cm。尿潴留者,可按摩中极、关元、气海穴等,虚者加艾灸,必要时行留置导尿。[5]
2.5饮食护理:运用中医“三因学说”的理论进行饮食指导。饮食应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低糖易消化的食品,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忌肥甘、辛辣等刺激之品,禁烟酒,忌食雄鸡,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进食要定时有规律,避免过饱。昏迷与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饮食,如牛奶、菜汤、米汤、豆浆、藕粉等。
2.6健康教育:及早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在疾病恢复中的重要性。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练习为辅,功能锻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4]。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等,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在发脑出血。运用中医独特的针刺技术,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提高患肢肌力,对恢复病人自理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振辉.中医内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8
[2]姿晓宏.中风病人康复过程中社会因素影响,中国行为医学2002.9(1):34-36
[3]梁建林.脑梗塞病情观察要点.实用护理杂志.1994.10(9):5
[4]王敏.中风病人应用自理理论模式效果的探讨.当代护士.2005.12:31-34
[5]单南英等.中医护理常规.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