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肿瘤科山东滨州2517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护理中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常规置管,研究组应用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8.00%(49例),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00%(41例),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总发生率为4.00%(2例),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4.00%(12例),研究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护理过程中应用PICC置管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肿瘤护理;PICC;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023-02
PICC置管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ICC是指通过肘窝静脉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沿着血液向上腔静脉送入,是十分理想的一种置管方法。相关文献报道[1],肿瘤患者若使用PICC进行护理,那么不仅能够降低机体可能会发生的应激性反应,也能保证带刺激性或高渗性药物的安全通过,能够保证静脉输注的安全。本研究选择我院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PICC置管护理,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6.13±3.15)岁,乳腺癌患者共11例、肺癌患者共18例、肠癌患者共15例、淋巴癌患者共5例、脑肿瘤患者共1例;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为(45.87±3.11)岁,乳腺癌患者共19例、肺癌患者共11例、肠癌患者共14例、淋巴癌患者共3例、脑肿瘤患者共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浅静脉穿刺护理[2],研究组患者接受PICC置管护理,具体方法如下[3]:选择最为合适的静脉,进行插管长度测量,要求患者将手臂外展,角度呈90°,自预穿刺点开始,沿着静脉走向进行延伸,一直到腋下,之后延伸至左胸锁关节,最后再下延至第3肋骨间隙。置管过程中,需要建立无菌区,准备导管之后,将PICC导管包打开,用生理盐水对导丝进行冲洗,抽出导丝比所测长度短1cm即可,将多余的导管剪去,注意保证导管顶端的平齐。置管前需常规消毒皮肤直径20cm左右,左右绷紧皮肤,右手持穿刺针,进针角度保持在15~30°即可,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见回血之后降低角度再松开止血带,压迫穿刺梢上方血管,再将穿刺针抽出,置入PICC管并测量长度,撤出导管,抽回血,再注入盐水肝素液,将正压接头进行连接。最后清理穿刺点血迹,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和覆盖,若有少量渗血情况发生,可用绷带对穿刺处进行包扎。注意需要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分等内容。
1.3评价指标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因考虑到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所以身体素质较差,在长期的化疗治疗之后,需要长时间依赖静脉输注高浓度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机能和营养。以往的护理方案中,尤其是在营养物质或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肿瘤患者均需要反复的浅静脉穿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也会对患者穿刺区域外周血管产生破坏现象,很容易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4]。
PICC置管是直接将PICC导管尖端直接定位于患者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区域,这些区域血流更加丰富,循环条件十分良好,在予以化疗药物的同时,药物稀释速度会有所提高,能够避免长时间用药对患者血管产生的刺激性,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血管[5]。但为了更好地提高PICC护理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6]:①在PICC置管的过程中,封管环节一定要注意推注和退针要同步进行,针头取出的过程中要保证导管内正压水平的稳定性,严格控制PICC置管时间,以此防止肿瘤患者发生阻塞等并发症。②在PICC穿刺过程,应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送管过程一定要以匀速送入,置入成功之后每24h更换一次敷料,以此预防肿瘤患者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③在PICC治疗过程中应要求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每周1次或2次前往医院进行封管,若出现敷料污染问题也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穿刺点尽量不要沾水,若有沾水情况发生也应及时以消毒毛巾擦拭干净,以此来预防肿瘤患者发生返血等并发症。
本研究选择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常规置管和PICC置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PICC置管进行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敏,贾月霞.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8-8.
[2]张波.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6):99-100.
[3]陈祥云.PICC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3):148-149.
[4]卢念花,李宪芹.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00-201.
[5]汪奕.肿瘤护理中PICC应用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83-284.
[6]朴立新.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6):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