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黎
(重庆永川中医院402160)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意识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外科危重患者特殊性的分析,找出急救意识的重要性。并结合临床经验,参考相关文献,寻找出提高急救意识的方法。结果提高急救意识,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加强急救意识的培训,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外科危重患者急救意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91-01
意识[1],就是人们头脑对忠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这讨论的是急救意识,是护士对病人所持有的对病情时刻保持警惕性,对病人抢救的时间性,即要分秒必争。危重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复杂。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强烈的应急救治意识,对患者出现的变化,应立即做出反应,准确判断,分清病情的轻重缓急。重点突出快、稳、准;逐渐养成对危重病情观察的特殊敏感性,提高抢救护理意识。
1危重患者特点
1.1病情重而复杂危重患者常常有器官的功能衰竭,如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常见的表现有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危重患者往往并非一种器官功能衰竭,一般会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而表现有现性的,通过病情观察可以判断的,有的是隐性的,需要通过结合病情和相关检查才能判断出来。
1.2病人衰弱、抵抗力低因为危重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功能减退或衰竭,因此,患者抵抗力会大大降低,身体衰弱,很容易出现感染等疾病,对药物的吸收代谢也存在障碍,从而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1.3病情变化快危重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1.4治疗措施多危重患者因为病情重而复杂,因此会有多种治疗措施合用。每一种治疗措施都会发生并发症,再加上危重患者本身抵抗力低,身体衰弱,因此,他们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2急救意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危重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因此,随时保持急救意识,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急救。因此,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是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急救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在面对危重患者时要有“时间性”“敏锐性”“准确性”“熟练性”等。而这些在抢救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提高急救意识的方法
3.1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自我学习活到老,学老到老,这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最能体会。患者的病情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如果不能经常加强学习,在面对需要紧急情况时,自己束手无策,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是最大的损害。学习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自学外,医院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外派深造学习等都是手段。学习的内容包括疾病的观察辨别、新的抢救技术、新的抢救设施的使用、新的抢救模式等。
3.2加强在职培训培训包括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2,3]、实际操作培训和突发事件演练。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包括熟悉危重患者常见的病情变化,加强病情观察培训,另外还包括危重患者抢救程序的熟悉。实际操作培训主要是对常见危重患者类型进行培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熟练操作急救仪器和护理操作。常见的如基础生命支持(BLS)、基础创伤急救(BTLS)等。而突发事件演练则要求将自己所学、所知内容进行系统操作,从中找出不足给予改正和再学习。
3.3建立完善的危重患者抢救程序根据外科危重患者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危重患者抢救程序,并在临床中进行不断地改进。
3.4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增强急救意识应熟练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操作[4],如:呼吸机、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心电图机、微量泵、面罩吸氧、吸痰、开口器、舌钳的使用等,掌握病情评估和急救程序,做到人人达标。具备急、稳、准、快、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培养护士对紧急情况的判断能力,了解病情的变化。
3.5提高医护人员的团结合作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往往需要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医师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在短时间内统一目标,各负其责,有效提高急救的护理质量[4]。
4小结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对生命的高度重视,危重护理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时刻保持着急救意识,反应迅速、观察敏锐、及时抢救,在抢救时严肃而严谨,动作迅速,思维清晰灵活,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初铁轶,王莉莉.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55-56.
[2]倪水芹,彭桂娥,李昱.规范化培训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4:584-585.
[3]EvansL,KohlD.MissionImpossible?EducatinganEmergencyNurse[J].JEmergNurs,2013,13(5):106-107.
[4][J]于芳.提高临床护士急救意识及护理质量的方法探讨[J].基础医学论坛,2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