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治疗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我科确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埋线治疗,对照组20例仅采用针灸治疗,两组采用盖塞尔发育商量表进行DQ值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大部分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评测分值都有改善及提高(P<0.05),其中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是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针灸;穴位埋线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又称智力低下,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下),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的缺陷。MR患儿不仅不能处理自己周围事物并且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低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因此,为了降低MR患病率,提高患儿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人口素质,我们需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将常规针刺与穴位埋线相结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对MR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希望为MR找一个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1资料与评定
1.1一般资料
所观察40例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康复训练中心治疗的MR患儿,根据患儿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加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穴位埋线加针刺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8岁;发育商分级为轻度3例,中度11例,重度6例;常规针刺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8岁;发育商分级为轻度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评定标准
根据DSM-IV诊断标准,智力商数(IQ)/发育商数(DQ)<70分同时伴社会适应性能力缺陷者诊断为智力低下。笔者采用盖塞尔发育商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评定。
轻度智力低下:55分≤(IQ/DQ)<70分。
中度智力低下:40分≤(IQ/DQ)<55分。
重度智力低下:25分≤(IQ/DQ)<40分。
极重度智力低下:(IQ/DQ)<25分。
2操作方法
2.1常规针刺组
选穴:百会、神庭、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太冲。针取0.30×25mm或0.30×40mm毫针,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无明显虚实者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个月为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2.2穴位埋线加针刺组
在常规每日针灸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选用:哑门、双风池、大椎、筋缩、鸠尾、双肾俞、双三阴交、双涌泉。用0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长1~2cm的线段若干,在无菌条件下,将1条羊肠线送入一次性使用埋线针,调整好针芯的位置,使羊肠线完全进入针头里,不暴露于针外。用安尔碘消毒穴位处皮肤,一手拇食指绷紧穴位旁皮肤,另一手持埋线针快速刺入,以获得针感为度,随后按压针芯的手柄部位,使线进入皮下,迅速出针。干棉球压血,至不出血,1月1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采用盖塞尔发育商量表进行评估。
显效:(IQ/DQ)提高≥10分。
有效:(IQ/DQ)提高5~9分。
无效:(IQ/DQ)提高<5分。
3.2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1)2组患儿治疗前后盖塞尔发育商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盖塞尔发育商量表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盖塞尔发育商量表总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001);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总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t值为2.244,P值为0.0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2组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治疗前后盖塞尔发育商量表评分比较(x±s)
4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MR)在古代中医文献的描述中与“痴呆”“语迟”的症状类似;其病因病机可分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大病久病两者。古代文献中,取穴频次最高的是神门、百会、通里、大钟四穴及“十三鬼穴”;而现代多选用肝经、胆经、三焦经等穴位,关于针灸操作方法,古代文献记载多如“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之类;现代文献中多平补平泻,留针时间30~60min[3]。马延菊[4]等人通过总结近十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文献表明,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穴位埋线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法,羊肠线在穴位内,融合了机械刺激和生物化学刺激,能连续而持久地起到治疗作用,因此比一般针刺具有更为强烈的针刺效应,有“制其神,令其易行”和“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5]。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为好动,不听指令的儿童,选用颈项部及督脉和背俞穴采取穴位埋线的方法,可避免了因为留针时患儿移动引起断针、折针、甚至刺伤内脏的风险,解决了患儿留针时的体位问题,同时注入的羊肠线能连续而持久地对穴位进行刺激,达到针刺“静以久留”的效果[6]。
《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头为诸阳之会,督脉上头入脑,故本研究中埋线的穴位取哑门及双风池,以统摄一身阳气,填充脑髓、益智健脑。涌泉穴为肾经井穴,具有引邪下行、开窍宁神、滋阴降火之功。由于本经循行沿着喉咙,挟舌根旁通廉泉,可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语言发育问题,具有启气闭、开声窍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腧穴,又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又属脾络胃,上注于心,可治肝脾肾心的病变,并可通过化生水谷精微以濡养大脑。
本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除针灸外还需要配合其它治疗如语言功能训练、理疗、作业治疗等,是一个综合的康复治疗体系。本研究中主要突出埋线这一方便简洁的方法对患儿有一定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加大推广。但仍存在不少有待改进和提高之处,如例数较少,范围不广等,。因此,今后应遵循“标准”的客观化、公认化原则,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临床研究。采取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1
[2]刘小毅,王淑芝,林栋,肖林榕.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在历代文献中的辨经选穴特点分析[J].新中医,2016年2月第4卷第2期225-227
[3]马延菊,刘振寰.针灸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Vol.8No.3May2012,54-56
[4]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57-759.
[5]张静,徐开寿,阮永红.针刺配合穴位埋线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5年9月第35卷第9期,9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