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肺癌患者行护理干预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对肺癌患者行护理干预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刘迎春

刘迎春

(山东省泰安市肿瘤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护理干预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周进行遵医行为评定,并在干预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经济条件限制、缺乏治疗信心、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不足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等。结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消除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不良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肺癌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011-02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知情后常常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影响病情和治疗,因此家属常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但也有研究表明,合适的信息能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可能采取的对策,提高参与诊治过程的能力,消除焦虑紧张,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满足患者自尊与尊重的需要。患者对所患癌症的知情状况[1]、对治疗与护理的认识以及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是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有效的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条件。此外,治疗效果还取决于患者的治疗依从状况。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从而动摇医患信心,直接影响疾病的疗效和转归。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年3~10月收住院的肺癌患者。纳入标准:(1)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临床分期为Ⅰ~Ⅲ期;(2)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3)无手术禁忌证;(4)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精神、认知有障碍,无法正确理解问卷问题者;(2)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3)患者本人或家属拒绝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者。终止退出情况:(1)患者因病情恶化不愿继续参加研究者;(2)患者因其他原因而自行退出者。符合标准的肺癌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6~75岁,平均(57.53±9.1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7例,高中17例,初中19例,小学17例,务农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按常规予以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由专人负责实施以下护理干预。

1.2.1认知干预(1)在医生指导下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特别说明根治性手术的意义,认识疾病的治疗情况;(2)进行心理卫生宣教,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心和顾虑,客观回答其提出的问题,让患者对疾病得到认识;(3)介绍化疗药物可能导致的恶心呕吐、脱发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正确了解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

1.2.2情绪干预(1)根据患者的心情、性格、嗜好、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改变思维方式和消极的态度;(2)帮助其调节良好的情绪,介绍同病室的病友,处理好良好的人际氛围;(3)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并且说明陪伴、安慰患者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以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

1.2.3行为干预(1)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2)当化疗结束时,指导患者定期复查、饮食调养、适当休息。

1.3效果评价

(1)两组患者均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周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由研究者和主管医生、主管护师组成研究小组,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完全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剂量,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完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为优;部分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大部分治疗计划,对护理措施部分配合为良;偶尔或病情加重时治疗,对化疗中出现的反应和毒副作用不理解,不配合护理工作为差(2)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问卷由专人在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发放并整理,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12.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2.2不依从性的原因调查

实施治疗、护理后3周,100例患者中治疗依从性不佳者共38例,其中因经济条件限制的13例(34.21%);“谈癌色变”缺乏治疗信心者11例(28.95%);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不足的7例(18.42%);难以忍受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6例(15.79%);其他原因1例(2.63%)。

3.讨论

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癌症本身的躯体症状以及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癌症潜在威胁生命所附带的心理“创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更大更广泛的影响。最近张曼华[2]系统回顾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干预研究,认为负性情绪、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均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而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应对技术、放松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均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唐丽丽等[3]研究证实对肿瘤患者实施的集体心理治疗采用抗癌知识介绍、康复方法座谈、抗癌明星访谈、放松训练、沟通与鼓励等方法,均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是指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4];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护理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依从性不佳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干扰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由表1可知,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进一步对影响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依从性与经济费用、社会家庭支持状况、疾病认知、治疗信心及化疗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有关。Jessica[5]等在详细分析了癌症控制过程中患者依从性模式及影响因素后,认为患者是否确切了解治疗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其依从态度及行为的主要因素。但本研究显示,患者不了解治疗的重要性并不是最主要的和独立的影响因素,而经济费用问题占首位,这可能与我国的医疗费用体制、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及癌症患者的多疗程化疗、进口化疗药物和支持治疗等的使用有关。其次则是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传统的“癌症是绝症”的观念对很多患者而言根深蒂固,这一观念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针对以上相关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1肺癌患者由于疾病、手术、化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千变万化,心理疏导首先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了解他们对疾病的知情程度以及患者人性等基本信息,然后针对性地解释开导,使患者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部分知情或不知情患者,在征得家属同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文化背景和承受能力,有计划地告知病情及相应的各种真实信息,同时又要注意保护患者的期望和信念,给予充分支持、同情和理解。护理人员要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即无条件的关爱、共情和和谐一致。2在护理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对于康复十分重要,只有身心得到放松,才有与癌症作斗争的意志。行为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应激和化疗的副反应。对不知情患者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progressivemusclerelaxa-tion,PMR)、深呼吸等行为训练,对部分知情或完全知情患者在采取以上行为训练的同时,还给予主动放松和指导性松弛想象的行为训练。采取形式为一对一的指导和护理,充分尊重患者。3在护理过程中,为减轻患者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或不了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癌症诊疗常识、防癌知识、如何面对癌症,以及如何疏导情绪反应等,特别多宣传一些成功治疗较好的类型范例。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玲,姜永亲,王瑛.对249例癌症患者症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0(4):283-285.

[2]徐波,刘扬,路红.癌症化疗患者疲劳状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9,39(10):793-794.

[3]李丽萍,冯丽娟.循证护理在癌症相关性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5(9B):57-58.

[4]江萍,丁佐鼎,徐庆红等.妇科癌症患者实施优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上海护理,2010,10(1):8-12.

[5]王晓慧,赵芳芳,王孝艳.ICU护患沟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2008,14(12):1425-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