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教学构建有效数学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差异性教学构建有效数学课

袁金花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初级中学袁金花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中教师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要求一致、作业一致、进度一致、评价一致等做法让后进生“吃不消”,而优生则又“吃不饱”,当学生的差异性被忽视,学生就只能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而做出刺激性反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兴趣锐减,参与度不高,教学效率也就无法提高。

新课改中极力提倡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的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教学自然不能“齐步走”。实施差异性教学,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从要求、作业、进度和评价方式上区别对待,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教学,发展的教学,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下面就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就差异性教学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目标分成,逐层要求

教学中,教师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分层次进行,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和技能基础而想学生提出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求。这样,当要求和学生的基础贴近,学生才有兴趣逐渐向目标靠拢,学习中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首先,要做到目标分层要求,即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而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预习为例,预习中教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初步理解相关的概念,还要对例题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而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了解该课时应该掌握的哪些概念,如果可以,则尽力去理解概念,同时要将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其次,要注重在解题中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一题多解的教学为例,例2:已知,如图1,在⊙O中,AD是直径,BC是弦,AD⊥BC,E为垂足,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要求:不添加辅助线,不添加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从相等的线段这一角度出发来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到OA=OD;BE=CE;AB=AC;BD=CD等等量关系。同时还可就相等的角而得到∠AEC=∠AEB=∠BED=∠CED=∠ABD=∠ACD=Rt∠等。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从相等的弧(如弧AB=弧AC)、全等三角形(如△BED≌△CED、相似三角形(如△BDE∽△ABD∽△ACD)、比例段(如AB2=AE?AD=AC2)等角度进行思考。

二、分层作业,区别对待

在初中教学中,两级分化的原因甚为严重,就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作业要求一致性而导致。分层作业就是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基础而划分出不同的“段”,对相应“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作业。

教学中分层作业可按基本练习题,发展题,思考题三类进行。基本练习题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而设计的问题,一般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可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就可解决,主要针对基础较弱的学

展题在难度上稍微要大些,需要学生在理解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基础上学会应用,主要针对中等基础段的学生进行。如函数教学中设计的提高题已知抛物线y=x2+(n-3)x+n+1经过坐标原点O。⑴求这条抛物线的顶点P的坐标;⑵设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另外一个交点为A,求以直线PA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思考题一般带有开放性,难度较大,可能还涉及多种解法,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如图1,要得到AD∥BC,只需满足条件()。(只填一个)

三、分层辅导,逐步提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但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会不断地向前进步,而如果学生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学生则会对所努力的方向失去兴趣。而在教学中,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这样心理才会获得满足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就应该区别对待。

分层辅导依然可如作业设计一样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对“高层”,即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解题能力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有发撒思维的问题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对“中层”,即基础一般,解题技能还在发展中的学生,则要在辅导中引导他们从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向技能提升;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辅导的重点则要放在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理解上。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教师都需紧紧围绕课堂的三个基本步骤进行,即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高层同学注重引导其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对中层学生则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对低层学生则要多引导他们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基本内涵并逐渐学会应用。

四、差异评价、引导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将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评价也应该分层进行。

评价中教师首先要明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考虑评价是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只有摆脱“一刀切”的思想束缚,真正树立学生本位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