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小门家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摘要:农业机械工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设备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让我们立足我国农村的现实,客观深入的探析我国农村对农机的需求问题。
关键词:农业;农机;需求
一、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由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机行业是炙手可热的行业,市场基本没有竞争。自20世纪80至90年代末期,市场化把一大批农机企业和农机公司推向了市场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分配被取消,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充分的暴露出来,农机市场开始衰落,很多农机企业都随之陷入困境,当农机企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时候,许多企业开始纷纷向其他行业转行或等待、观望。在那几年轰轰烈烈的转型过程中,一批企业成了转型的牺牲品,另一批企业却幸运地活下来。自2002年起我国的年人均GDP已超1000美元大关,按照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时期进入到全党全国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把农机补助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各地农机补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崭新阶段。2005年以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其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支持“三农”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如购机补助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
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
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实用耐用农机少。杂牌农机多,新潮名牌农机少,传统小农机多,高科技农机少。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农村市场假货横行,因而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产品收购的补贴力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依然存在,农产品普遍出现买卖难和价格问题,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另外,农民防病、防老意识增强,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些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3、售后服务不及时
农机市场由于利润低、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造成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机的心理负担。
三、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1、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达15亿亩,相对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运用并没有得到普及,特别是水稻和玉米收获机械今后几年将有8到10倍的增长,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将成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
2、分散性
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规模。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加强。
3、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一是指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机产品的消费也有这种特性。二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如化肥、种子、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能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民消费观念、心里的差别,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轻文化、服务需要,重积累轻消费,有的地区则不同。
四、立足我国农村市场,积极应对农民对农机的需求
1、政府出台新政策,促进农机现代化大发展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三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二是国家加大对农业、农机化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购买农机的补贴资金逐年增长,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2、了解市场行情,生产适销对路的农机产品
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采取各项积极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机化发展。面对广阔的农机市场如何把握这一契机成为国内农机企业的着力点,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装备各企业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及制造工艺的优势针对多种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广阔开发产品资源,发展特色收获机械以实现业内超越,进而刺激农户购买、使用农机的热情从而推动机械化普及率,最终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从中国用户的价值角度出发,大力改进和提高特色农作物的作业适应性,满足了农户的使用需求,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在广阔的农机市场抢占了先机,同时也推进了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程。
五、健全流通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机械化,如何进一步规范农机经营和维修市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切实维护农机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管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宣传教育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及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传单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积极营造农机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知识,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维权意识和辨别能力。
2、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监管。围绕重要农时、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所需机械,对重点补贴的农机产品质量、安全和售后服务跟踪调查,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及时掌握产品质量信息。
3、大力清理整顿市场主体。对农机生产企业进行排查,核查《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进销货台帐,严厉查处无厂名、厂址、合格证的农机产品,拒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农机零配件。严厉打击各类无证、冒证、一证多用、任意扩大使用范围等违法违规行为。
4、推动放心农机下乡农村。利用现场演示会等各种形式进一步开展放心农机推广活动,为三夏和三秋农业生产推介质量优良、信誉可靠的农机企业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