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 2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刘传秀

刘传秀(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17)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307-02

气管切开术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对减少脑缺氧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行气管切开术51例,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大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在行气管切开术51例患者中,重度脑挫裂伤23例,颅内血肿19例,脑干损伤7例,轴索损伤2例,男性39例(76.5%),女性12例(23.5%),年龄6~79(45.60±15.40)岁。平均置套管22d,平均住院31d。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改变及缺氧情况有无变化,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套管脱出、术后出血、纵隔气肿、支气管肺炎、气管食管瘘、呼吸停止等合并症,并注意气道分泌物的性质、颜色、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监测电解质、肾功、肝功及血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可靠依据。

2.2环境要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均应安置于监护室内,室内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50%~70%。室内地板及用具每天用消毒水擦拭,限制人员出入,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并监测消毒效果。

2.3呼吸道通畅护理

2.3.1有效排痰适时吸痰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保障呼吸道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吸痰前高浓度吸氧1到2分钟,注入气管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后再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腔分泌物。吸痰管要一次性使用,可左右旋转吸引,切勿上下抽动,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吸痰后应吸入高浓度氧气1至2分钟,如在吸痰过程中发现患者发绀应立即停止吸引。为促进痰液排除,预防呼吸道感染,每天用生理盐水20ml+α-糜蛋白酶10mg+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行超声雾化,每日3次,人工呼吸者每2小时一次,以稀释痰液。

2.3.2人工气道的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再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人工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进行机械通气。①气囊的监测:每日监测3次套囊压,保持压力在25~30cmH2O,以利于有效封闭气道,防止气道黏膜损伤和气管食管瘘以及拔管后气管狭窄等。②持续声门下吸引:当使用带侧孔气管切开套管时可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以清除声门下至插管气囊间的分泌物,又不损伤声带;还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③气道湿化:我院一般采取被动湿化,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37℃,湿度在100%。吸痰时采取封闭式吸痰法。④控制感染:注意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要规范,严格无菌操作,对呼吸机的管道、氧气湿化瓶、气管导管等进行严格消毒。每24h更换一次呼吸机管路,避免更换时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或湿化瓶,及时更换开口纱,定时消毒内套管。注意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后要洗手。对气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利于医生选用抗生素。⑤机械通气的观察: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呼吸参数及呼吸模式;观察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是否正常,有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如人机对抗、气管易位、气道损伤、气道梗阻、气道出血、切口感染、氧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处理。⑥拔管脱机:患者呼吸困难消失,自主呼吸平稳,生命体征稳定,气道压及血气分析改善则应尽早脱机。

2.3.3防止误吸适时吸出不能排除的分泌物,颜面或颌面部损伤者,需加压包扎或填塞口鼻腔伤口止血,防止血液吸入气道,并需及时处理休克等合并症。鼻饲前应先吸净痰液,抽吸胃液,以确定胃管在胃内及消化情况,鼻饲速度要均匀、缓慢,进食0.5h内尽量不吸痰,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2.4做好基础护理建立翻身卡,定时更换体位,给患者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保持套管正中位,以防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每日给患者口腔护理2次。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饮食进行鼻饲,注意每次的量不能超过200ml,间隔不能少于2小时,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及微量元素,纠正电解质紊乱。

2.5加强沟通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神智清楚的患者,主动介绍环境和疾病知识,耐心解答问题,使患者适应环境,树立治疗信心,稳定情绪,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患者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清醒者可采用书面交谈或用体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3结果

本组51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有30例患者Gcs15分,好转17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其中有5例并发肺部或切口感染,无1例因窒息死亡。

4讨论

本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费舟等统计的颅脑损伤患者的成功率[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解决好通气问题,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好其它生命支持环节与加强病因或原发病治疗[1]。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颅脑损伤呼吸道梗阻患者的这样措施之一,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气管切开围手术期超过护理。

预防与减少呼吸肌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3]。有关资料提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达7%~70%,死亡率高达50%[4]。由于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加上昏迷、卧床、禁食,使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正确的呼吸道湿化、氧疗、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的重要环节,能减少肺部、切口等感染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保证,对减少脑缺氧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费舟,章翔.现代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5-6.

[2]郭荣峰,王咏梅,李警雷,等.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对复苏成功患者出院率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7-909.

[3]李毅萍,张景利,刘典浪,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79-1080.

[4]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