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祖琴(安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361-02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并总结了对ICU高热患者的护理启示,以指导护理人员正确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促进控制ICU中枢性高热患者体温,防止其并发症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护理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还可导致机体代谢大量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1]。护理研究者[2]实验发现物理降温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因此,对ICU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并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在物理降温材料、方法、程序方面做了许多探讨,现就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及进展综述如下:
1传统降温方法[3]
1.1冰袋(冰囊)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冰块装入冰袋1/2~2/3满,将冰袋装入布套,放置所需处,置冰袋于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每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0min,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
1.2冰帽(冰槽)的使用方法是头部置冰帽中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双耳塞不脱脂棉球,防止冰水流入耳内。
1.3擦浴法达到全身用冷降温目的。用32℃~34℃的温水或30℃的25%~35%乙醇200ml~300ml擦浴。擦浴时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擦浴顺序及手法按护理操作常规要求进行。
1.4环境降温空气对流散热受外界空气流速即风速的影响,一般的说,风速越大,散热量越多,但风速较快时,散热量的增加减慢[4]。体温升高的患者需要一个安静,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的环境。可将病人置空调间,室温一般维持到20~23.9℃为宜[5]。
2改进后的降温方法
2.1冰袋制作的改进
2.1.1化学冰袋化学冰袋是以化工原料为内充物常温填充、低温凝固而成,使用时将化学冰袋放人冰箱中吸冷,由融胶状态变为固态,取出后置于所需部位,可反复使用,摒弃了传统冰袋烦琐的缺点[6]。
2.1.2柔软酒精降温袋研究者[7]利用低浓度酒精的物理特性,经配置实验,10%酒精溶液放置冰箱冷冻室约-4~-15℃,结成了冰沙(半固体),制成后在冰袋内柔软不结块,使用方便快捷。
2.1.310%盐水冰袋10%的盐水冰袋在室温18~24℃环境下持续3h时其温度仍在-5℃,低温持续时间长,在融化过程中其形态为霜水混合,冰袋松软,接触体表充分,易于固定。降温效果优于传清水冰袋[8]。
2.1.410%芒硝冰袋研究者[9]使用芒硝10g加清水100ml制成10%芒硝溶液于-18℃冰箱中放置12h即成冰袋,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使用后患者体温下降的幅度显著加快,降温效果优于清水冰袋。
2.1.5其他在冰袋材质、固定方法等方面的改良。研究者[10]采用麦杰克冰袋(超吸湿树脂材质)进行物理降温,麦杰克冰袋是一种高冷容量的新型冰袋,需要时在冷冻柜内取出置于所需部位,在常温下吸热,再由固态变为凝胶状态,能反复使用。
2.2冰帽制作的改进
2.2.1硫酸钠冰帽研究者[11]采用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方法为按硫酸钠10%浓度进行配置成硫酸钠溶液,用无纺布制成双层帽袋,内置浸润硫酸钠溶液的棉纱垫。密闭后置于-18℃冰箱中12h,取出呈冰霜状冷敷头部,观察发现硫酸钠冰帽降温效果、速度、维持时间均优于普通冰帽。
2.2.2颅脑降温治疗仪将病人头部置于降温头盔内,头盔内温度控制在(0±4)℃,应用颅脑降温治疗仪与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冰袋置头部、乙醇擦浴)对中枢性高热病人进行降温比较,发现颅脑降温治疗仪降温效果佳,持续时间长,而且对减少病死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12]。
2.3擦浴法的改进
2.3.1温热乙醇擦浴采用41~43℃温热酒精擦浴,有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增大,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的热,加之热乙醇挥发快,从机体带走的热量多。因而使降温效果更加明显[13]。
2.3.2薄荷乙醇浸剂擦浴将薄荷100g浸泡在95%的乙醇1000mL中,密封72h后加蒸馏水1500mL,过滤除去薄荷即为薄荷乙醇浸剂。其降温效果大大超过单纯乙醇的物理降温效果,是因为薄荷油刺激皮肤汗腺分泌,可带走机体大量热量,所以降温效果显著[13]。
3新型的物理降温方法
3.1静脉降温法中枢性高热是护理难点,为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研究者[14]开展了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研究。为中枢性高热病人静脉输入0~10℃低温液体(10%葡萄糖、5%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500mL~1500mL,滴速:40滴~60滴/min,结果降温疗效显著,有效率100%。
3.2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具有降温速度快、既定温度维持准确、波动性小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推广应用[15]。使用时将热交换导管通过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于上、下腔静脉中,血管内降温仪把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泵人导管的流人道,再进人导管末端的3个腔内,与静脉内的血液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然后再经导管的流出道回到血管内降温仪系统中。热交换导管的血管内降温法与传统的外部降温法相比,血管内降温方法降温迅速,除插入导管所需的15min,仅3~4h就能达到目标温度,而且能够稳定维持低温,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这种全身性的降温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表外部降温方法[16]。
3.3动脉降温法研究者[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直接向机体核心注入低温液体是一种有效的快速降温方式,其输人通路可有静脉和动脉两种方式。动脉内低温液体输入可以达到组织局部低温而避免全身温度变化。当前,神经介入技术的可靠性使得局部脑组织低温液体灌注是可行的,所以完全可以在合理选择患者(排除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严密监护的情况下对脑组织局部使用亚低温,进行临床试用。
3.4灌肠降温法研究者[18]报道,对中枢性高热的老年病人以冷生理盐水行灌肠治疗,其方法是将500~1500mL生理盐水置于冰箱内,待温度降至12~18℃时取出,按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把液体灌人病人直肠内,保留30min以上再排出,观察降温效果满意,而在冷盐水灌肠前后除体温有明显变化外,其他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3.5医用控温毯降温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控温毯治疗中枢性高热降温效果显著,具有传统降温无可比拟的优点。该机设有自动控温系统,病人体温均能按设定的温度值平稳降温,降温效果持久而恒定,不易反弹。同时,通过调节毯面的循环水温,可控制病人体温的降温速度,不易发生寒战,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中降温速度和效果无法控制的缺点,有利于对病人的保护。控温毯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护理所需时限,解决了中枢性高热护理的难点[19]。
3.6亚低温治疗仪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人工冬眠疗法,是用冬眠药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以降低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特别是脑细胞代谢,减少能量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耗氧,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的目的。操作方法:将水槽内注入常温下纯净水至水溢出,接通电源,连接好管道,将控温毯平铺于患者身体下面,与其皮肤充分密切接触,患者头部置于控温帽中,通过温度传导而发挥降温作用。体温传感器插入肛门内。打开电源开关,设定参数,也可有“高热降温”及“亚低温”两种功能选择。直至使患者体温达到预设定的温度,体温不反弹则撤机。亚低温治疗仪温度恒定,自动调节良好。该仪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20]。
4程序降温法
有研究者[21]认为,传统降温法即在病人发热时实行降温,体温正常时停止降温,不但不能有效地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且体温容易反弹,反弹后的体温更难控制。为此,根据中枢性高热的诊断标准,提出一种特定的、方便有效的降温方法即程序降温法,其包括预测评估、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体温监控、复温管理、症状监测等6个步骤进行并实行亚低温管理。通过临床观察,其效果明显高于传统降温法,可明显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并且降低了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因此,中枢性高热的降温可采取程序降温法,但程序降温中相应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步骤还应进一步研究完善。
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其降温方法已得到较大进展,尤其是先进降温设备的问世及采用亚低温治疗,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临床效果显著,既极大地提高了中枢性高热的治疗水平,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在物理降温期间,应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肺参数,此外,降温的速度不宜太快。但对于ICU患者发热的处理非常复杂,很难给出一个公式化的物理降温方案,目前就物理降温而言仍缺乏标准性的指导,还存在不少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69-470.
[2]鞠兰.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81-82.
[3]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3-189.
[4]姚泰.生理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9-210.
[5]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
[6]赵小彤.巧用化学冰袋行物理降温[J].护理研究,2010,24(14):1307.
[7]钟冬秀.柔软酒精降温袋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2.
[8]钟俊华,李静.10%盐水冰袋用于颈髓损伤致非感染性高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l6(l2):101-102.
[9]李艳玲.芒硝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7):6-7.
[10]陈军华,,肖受莉,黄菊九,等.麦杰克冰袋用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15):12-13.
[11]种翠红,张裕华,李兴侠.硫酸钠冰帽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降温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23-24.
[12]张会娜,张春玲,梅海霞.颅脑降温仪应用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10.
[13]刘增梅.乙醇的温度对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4):97-98.
[14]戴晓婧,江新.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颈髓损伤所致高热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46-47.
[15]刘春风.开展新的降温方法,探索低温治疗的临床价值[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2):84-85.
[16]陈香风,谭丽萍,袁利群.重症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80.
[17]王鹏,吉训明.低温液体灌注产生亚低温的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5).
[18]牛静,于学洁,王素婷,等.老年中枢性高热病人降温方法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杂志,2002,11(13):214-215.
[19]李晓婷,彭慧,陈爱清,等.降温毯对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病人降温效果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11-212.
[20]陆青梅.亚低温治疗仪在高热、超高热患儿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93-2194.
[21]吴碧静,林静茹,郭惠珍,等.程序降温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