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 2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田密1邓金彪2

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神经内科412000

2.湖南省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肿瘤医院)412005

【摘要】目的:分析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预防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则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干预后的病情复发与死亡情况,并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例数与病情复发例数大致相当,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远少于参照组,这一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防中效果基本相当,但是氯吡格雷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医生可酌情选择。

【关键词】非心源性脑梗死;预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复发;不良反应

在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当中,脑梗死是常见病变类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1]。脑梗死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而引发的脑部血栓生成,进而造成脑栓塞与腔隙性梗死等病变反应[2]。在脑梗死患者中,非心源性脑梗死是常见类型,患者发病之后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威胁,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3]。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病情再发作的概率相对较高,且患者梗死后出血概率也会较高,所以,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预防十分关键[4]。我院针对此类患者病情预防选择两种不同类型药物,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选择108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诊断标准参考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且患者接受颅脑CT扫描或MRI扫描得以确诊。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入组患者。患者的排除标准为: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发病超过48h患者、昏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胃肠道活动性溃疡患者、研究所选药物禁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象。参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54—77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为25例,患者年龄最小55岁,最大7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治疗、调脂治疗以及降糖治疗等,参照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每日顿服阿司匹林,剂量为100mg。而研究组患者则需要每日顿服氯吡格雷治疗,剂量为75mg。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服用不同药物之后病情复发情况与死亡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患者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以及颅内出血情况,并进行简析。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者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若结果比较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意义。

2结果

2.1患者复发与死亡情况

表1两组患者病情复发及死亡情况观察n(%)

从上表2可看出,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3讨论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5]。在脑梗死患者中,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但目前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青年脑梗死患者也在不断增多[6]。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是脑梗死病变患者中主要类型,这类患者病情极易出现复发,所以,做好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的预防十分关键。

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的预防,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临床中常用的措施,在过去的临床指南中,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防,一般会首选阿司匹林让患者服用,如果无法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无效才会选择其它类型抗血小板药物。虽然阿司匹林在预防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很容易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消化道不适、出血等不良反应,患者胃肠道安全性可能无法得到较好保证。氯吡格雷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是噻吩吡啶类药物,可以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不可逆结合,且药物持续时间较长,药物起效的速度与患者服药的剂量相关。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之后,药物有效成分可以阻断患者体内相应受体,且对于血栓的形成进行有效抑制,氯吡格雷还对患者体内胶原、凝血酶参与血小板活化的途径进行有效抑制,并且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患者斑块也会较为稳定,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会相对较少。我院将两种药物同时用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防当中,可以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功效,避免患者出现病情防控不到位的情况。但是,需要医生注意的是,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也可能存在让患者脑出血的风险,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情况,脑部神经功能的缺损就会更为严重,致残率与致死率也会出现升高。所以,医生在选择这一治疗方案的时候需要详细了解患者此前病史,对患者的治疗风险进行权衡分析,一旦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反应等,需要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且按照颅内出血指南的相关要求进行及时治疗,以避免患者死亡等。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分别服用不同药物进行病情复发预防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以及死亡率大致相当,数据对比不存在任何意义。但是,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结语:

针对患有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防药物选择而言,患者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病情复发概率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但是阿司匹林在控制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效果不如氯吡格雷,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参考文献:

[1]蒋一杨.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在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2):54-56.

[2]苏观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非心源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739-3740.

[3]郭婷婷,黄照,王玉洁.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与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09):926-929.

[4]伏瑞祥,顾峰,王煜斐,王美华,贺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青年期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39-41.

[5]申林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24):30-31.

[6]李军,项亚娟,彭晓江.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在非心源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06):49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