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山医院157014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病人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和保护性约束的8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其中28例为两次以上保护性约束,52例为首次住院约束(28例为入院当天约束、14例为1-7d内约束、10例为入院7d后约束)。保护性约束持续时间平均为6.6h(日间约束持续时间平均为4.4h,夜间约束持续时间平均为9.5h)。约束工具为约束带,约束方式主要为床上肢体功能位的约束。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不仅可以有效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其后期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关键词】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
我国目前有各类精神疾病重症患者1600万人,精神疾病年发病率逐年递增,所造成的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同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精神病患者常出现严重的自伤、自杀、毁物、逃走或兴奋躁动等危害行为[2]。为确保周围人员和环境及其患者自身的安全,常需采用保护性约束保护患者,以防范发生意外事件。约束保护是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目的就是限制患者的紊乱行为,以保障患者和他人安全,防止周围财物受毁,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外研究显示,身体约束也会带来生理、心里、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结果,不恰当的约束甚至还会引起死亡,造成较大的误解甚至医患纠纷[3-5]。现对我科住院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符合神精神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8.4±1.8)岁;初诊患者34例,复诊患者46例;主要诊断: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2护理
2.1约束前沟通护理
我院实行对每一位入院患者均进行冲动行为干预告知,有保护性约束时再次提前告知并且和患者家属签署保护性约束告知书。所以使用约束带前需耐心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医护人员向家属充分说明约束目的和必要性,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特别是在青少年病房,家长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提前做好告知和解释能有效减少家属对护士的不理解。对患者告知让患者认识到约束是一种护理措施,并非惩戒手段,防止发生敌对情绪,降低患者心理伤害。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其本能的反抗行为,尽可能地降低约束使用对患者的身、心伤害,避免发生护患纠纷[6]。
2.2加强基础护理
要注意保持床单位整齐、整洁、柔软、干燥、舒适.对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精心看护;要照料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协助患者正常的生理排泄;每2h更换体位,约束带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皮肤损伤,预防压疮和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对兴奋躁动患者,定时喂水喂饭,保证机体营养共给。随时评价患者的护理问题是否有效解决。
2.3密切观察
对于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要24h监护,被约束后护理人员应按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约束过程中容易发生患者因过度挣扎产生皮肤破损或肢体红肿、青紫,或发生因别的冲动行为引发的对被约束者的伤害。另外,当患者要求大小便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协助或暂时给予解除约束。以免造成患者排泄物污染床单位,如未能及时给予更换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皮肤红肿、破溃。被约束后护理人员还要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于有些患者约束后很快就能认识自己的言行及过激行为是错误的,评估不会有暴力和冲动行为者,可以和医生沟通给与解除,对于有些患者会产生敌意,愤怒,要和患者安慰解释。
2.4加强约束护理培训
护士不得随意将患者约束,必须通过学习让医护人员认识到约束带使用对患者的负面影响。约束带的使用不仅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护理人员的态度、人员配备、病房安全设施等都影响着约束带的用。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攻击行为处理培训,增加病房安全检查及安全讨论,加强专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掌握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避免盲目随意使用保护性约束。警示绝不滥用约束。同时,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加强相关理论培训,可明显减少预防性约束,有效降低约束带使用率。提高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在技能培训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护理的学习,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患者内心的困惑,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平时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止冲动暴力的技能.提高护士制止患者冲动暴力行为的能力,防止在约束过程中因用力不当或方式方法错误导致患者躯体损伤,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
3讨论
我国2013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指出,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保护性约束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应该掌握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患者当时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危害性;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其他措施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做好告知义务,得到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不可滥用约束,把约束作为惩罚手段来惩罚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对象经过临床实施保护性约束对象不同情况,现总结以下几方面患者可酌情采取保护性约束:①精神症状影响,由于幻觉、妄想、自罪、运动性兴奋等精神症状支配而损物、自伤、自杀、口头威胁、徒手攻击和持物攻击伤人的患者;②抗癫痫类等药物的不良作用导致患者意识上的混乱;③在老年精神科多用于痴呆、运动灵活性欠佳、平衡能力受到影响者、有行为问题的患者,躁动、谵妄、步态不稳以及有摔伤的危险的老年人;④精神发育迟滞、有意识障碍、药物反应大,通过保护性约束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防止意外的发生;⑤拒绝治疗和护理,自知力缺乏,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服药;⑥因行为障碍的影响,患者异常兴奋、惹事生非,言行紊乱,无理取闹,乱捡垃圾,攻击他人;想方设法逃跑的。有强迫观念,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主动要求约束的;⑦抑郁情绪的影响由于悲观、失落、失望、自觉生活无意义有自杀、自伤行为的。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约束保护机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约束程序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外报道,保护性约束的实施由医生开出医嘱,并且必须在医嘱内注明约束的形式、约束的时限(最长不超过24h),如果需要继续保护应重新评估和再次医嘱,另外还有明确的家属告知。在约束期间提供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时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焦虑、敌对、猜疑和过激行为,重视约束期间的护患交流,建立约束管理制度,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及时评估患者的风险行为,以较小的约束程度和约束时间达到患者和环境的安全,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铁步.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施忠英,曹新妹,朱学勤,等.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的建立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0,10(1):41-43.
[3]夏春红,李铮.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68-570.
[4]李继玲,刘晓苗,刘冰,等.讨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陪护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O):250-251.
[5]DemirA.NursesuseofphysicalrestraintsinfourTurkishhospitals[J].JNursScholarsh,2007,39(1):38-45.
[6]杜艳.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2):1626-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