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患者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1
/ 2

60例患者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析

沈毅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贵州黔东南州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统计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中,患者胆固醇偏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偏低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在胆固醇偏高与偏低患者中,原发性胆固醇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继发性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在血液生化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低胆固醇患者,胆固醇异常通常与原发性疾病相关,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胆固醇异常,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诊治的安全性。

【关键词】血液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13-02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饮食方式也不断变化,近年来因饮食习惯不良所引起的血脂异常患者逐渐增加[1]。临床中,血脂异常作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征兆之一,当其出现后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未及时发现或者未得到有效的救治,极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2]。因血液生化检验中重要的一项检测即为血清总胆固醇,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血液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处理要点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7.93±2.0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本研究的方法与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患者应于检测前12~14h内保持空腹状态,并于检测当天清晨7:30~9:30内,由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剂量为3mL,将其保存静置30min后,对其进行检验;利用酶比色法对其进行检测,其样本经胆固醇酯酶酶解后,形成游离胆固醇与脂肪酸;接着进行胆固醇氧化酶催化,在其氧化后变成胆甾-4-烯-3酮以及H2O2,同时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所产生的H2O2会对酚与4-氨基比林之间的氧化偶合产生影响,进而出现红色的醌亚胺,其颜色的深浅和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的关系,最后可利用吸光度上升情况的测定,对胆固醇的浓度进行检测和评定。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每位患者进行其血清胆固醇检测,对血清胆固醇异常者,分析其原因。血清胆固醇在2.9~6.0mmol/L为正常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60例研究对象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胆固醇偏高51例占85%,胆固醇偏低9例15%,高胆固醇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低胆固醇患者所占比例(χ2=58.8P<0.05);胆固醇偏高的51例患者中,原发性疾病34例(肝脏疾病15例,糖尿病10例,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4例、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3例,遗传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2例),占比66.7%。继发性疾病1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慢性肾炎6例,肾病综合征5例),占比33.3%。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胆固醇患者所占比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偏低的9例患者中,原发性疾病7例(肝硬化3例,β脂蛋白血症2例,α脂蛋白血症2例),占比77.7%,继发性疾病2例(甲亢与贫血各1例),占比22.2%,原发性与继发性低胆固醇患者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血清胆固醇是人体血液中所含有的胆固醇总量的总称,与组织细胞膜的构建具有密切的联系[3]。通常,临床上将血清胆固醇作为脂代谢状态的评价标准,同时,相关慢性病的评估也与胆固醇异常具有关系[4]。胆固醇水平偏低在短期内并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对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产生不良影响;胆固醇偏高在血清生化检测上更为普遍,其发病因素多与饮食不良、肥胖等情况相关,其中继发性高胆固醇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对于胆固醇偏高划分为轻度异常与重度异常,其范围分别为6.21~7.49mmol/L和≥7.50mmol/L,其异常程度越大,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也越大[5-6]。本文通过对6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胆固醇偏高者明显多于胆固醇偏低者,说明临床上胆固醇增高的概率更大,应注意对此项检查的观察;而胆固醇偏高与偏低两组患者中,其原发性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继发性疾病,表明临床在对肝脏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检验时,应重点关注其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并予以积极的预防与处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如适量运动、科学饮食等,尽可能的降低胆固醇异常情况的出现。

综上,在血液生化检验中,高胆固醇的发生率更高,通常与原发性疾病相关,临床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做好预防与处理措施,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胆固醇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树生.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58-1559.

[2]赵帆,赵娟.血液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145+150.

[3]文波.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3):132-133.

[4]刘兰芳.血生化检验中血液胆固醇异常与载脂蛋白B代谢缺陷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6):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