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如何做好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相关单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基层农机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管理增产增收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新形势下的农业机械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于农机用户以及农机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农机人才的培养工作。然而,随着我国农业领域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所采用的农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农业生产需求,需要对农机管理的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提高管理单位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1加强农机化管理,推进基层农机化发展步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业机械的合理利用与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的研发与生产对比西方国家仍然相对落后,农机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通过农业机械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为农机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帮助农机使用者快速掌握并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留精,以适应新时代的农业生产需求。这就要求管理工作人员从推进农业机械化、扩大农机生产规模、组织农机化生产、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管理工作,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1.1组织农机化作业
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相关单位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农机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先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相关的第二产业以及围绕农机产品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进而实现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强化依法管理
农业机械化管理人员应当综合运用现场讲解、手册、广播以及板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推广农机法制化。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对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统一的规范,在日常农业生产指导工作中,要将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农机化管理水平。
1.3提供技术指导
农机化管理人员应当在生产季节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详细地讲解农机知识,帮助农民正确使用机具,并且掌握相关的检修与维护技术,强化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使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充分认识机械化对农业增产增收的作用
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加、农业耕地逐年减少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利用有限的土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农机化管理人员应当依托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农业机械化的角度出发,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比如:加工运输、提水灌溉、播种插秧、种子处理等生产环节都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由此可知,农业生产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所大力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几乎都与农业机械化有关。以种子磁化技术为例,根据以往的农业生产经验可知,无论是经济作物还是粮食作物,经过磁化处理的种子,其幼苗素质和发扬优势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具有抗病性好、吸水吸肥能力强以及根系发达等方面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而磁化处理的主要工具就是磁化机。另外,现阶段所推广的玉米机械化垄沟深施肥技术,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也能够增强抗旱涝能力,净化土壤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相比起传统施肥方法来说,实施垄沟深施肥,每ha可省1~4个工日,这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种重要体现。由此可知,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对于新型农业技术有着巨大的需求,这就需要农机化管理者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知识水平,掌握农机生产技术,将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3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与农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既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农机化管理人员应当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归纳,不断学习先进的农机化管理知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益和使用性能。归根结底,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又不仅仅取决于农机化水平,还与农机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密切相关。根据以往的农业生产工作经验可知,只有在高素质的劳动力与高水平的技术装备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充分结合,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然而,若劳动者素质跟不上农机装备的生产性能,将会对宝贵的生产资料造成严重的浪费。为了推动农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一定要不断提升农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将新的农业生产集聚和技术成果广泛地推广开来,加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推广机制、经济政策、自然环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但是农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仍然是最具决定性的一项影响因素,若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到位,哪怕再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新的科技成果,都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与推广。只有在农机化管理人员有得到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农业机械的作业结构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广,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随着我国农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领域将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本身,还将会扩展至林、牧、副、渔等多个领域。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推动农村综合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是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并且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为了能够与农业机械化光明的发展前景相适应,农机化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的全面提高。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机化管理人员应当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提高主观能动性,强化管理工作能力与水平。投入到农村的机具,无论是数量和品种都迅速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各种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先进生产工具的作用。既要在宏观上增加规模效益,又要在微观上提高农机的经济效益,这是农机化管理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8年工作要点(摘要)[J].农机科技推广,2018,02:8-10.
[2]吴伟.论基层农机队伍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8,04:16-19.
[3]吴昭雄.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规划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0,04:50-52.
[4]魏登峰.稳农重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纵论发展农业机械化[J].农村工作通讯,2010,23:21-24.
[5]邱立春,魏国利,赵立桢,马向阳,王贺权.我国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