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静(满城县要庄中学河北满城072150)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导课情境,能使课堂更加灵动。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科技情境等方面来论述生物课堂的导入艺术。
【关键词】导入艺术;情境教学;中学生物教学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贵于思,思贵于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教学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活动。
如何在课堂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比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因前一节课学生学过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在导课时,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然后问“那么他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列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学生就会互相讨论甚至有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他所知道的,如酿酒、制作面包、药用等等,都需要利用细菌和真菌,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活跃了,为整节课定下了基调。
讲授“鱼的侧线”这部分内容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已知鱼是高度近视的,可它们生活在随处是暗礁的水中却不易触礁,为什么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地在轻松愉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侧线的作用。
2.通过创设亲身体验的生活情境导入,加强学生体验教学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见到过的生活原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但在设置生活情境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现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积累。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例如:在学习“免疫和计划免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假如你身边的人感冒了,你怎么办?”“你的同学长水痘了,你一定也会生病吗?”“完整的皮肤一般不会发生炎症,而破损的皮肤为什么容易发炎?”再如,在讲到“用药和急救”这一节时,学生对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出血都有体会,并知道怎么处理。但对动脉出血以及急救方法还是不深刻。去年笔者在讲这节课前,刚好学校一个学生出了意外,手腕被玻璃割伤到动脉,很多学生都看到了那种情景,在笔者的指导下:打120,用毛巾在上臂处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送往医院。所以,在上急救那节课时,在讲到动脉出血应如何处理时,学生就可以争先恐后地回答,并能通过记忆把处理方法讲出来。
3.设置实验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常用仪器,具备一定的式样操作能力,还要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要对生物学问题具备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等。生物实验的直观、生动、鲜明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生物学兴趣。在初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观察鼠妇,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学生很少接触这类小动物,就急于想了解、知道鼠妇,在上课时,每一组的同学都带来了几十只的鼠妇,再通过上课的小组合作探究方案,实施探究实验,最后展开交流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鼠妇的生活环境,而且自从那节课开始,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4.巧用诗歌、谚语创设情境导入,知识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界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可以选择一二插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色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完成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
除以上情境的创设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模型、文学、回顾科学史、交流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主动地去听、去想、去动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真正使上课回归到生活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但在创设情景教学时也不是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创设,如果只是为了丰富课堂活力,而过度重视情境的创设,为情景而情境,则失去了创设情境的真正意图,反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所以还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不能伤害学生心灵的原则。
收稿日期: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