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永丽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的具体内容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与对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7.5%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的特点,除了需要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外,对护理服务也有较高要求,优质护理服务除了有治疗和用药护理外,对患者的心理、饮食方面护理也有重视,提高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优质护理服务

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近年来出现了剧烈变化,另一方面我国老龄化程度也在加重,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为介入治疗,而该治疗方案也存在较高的护理要求,一般护理措施无法满足临床与患者的要求。优质护理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先进护理理念,在发扬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找到不足并继续改进,除了治疗、用药等护理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1]。为深入了解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的具体内容和临床效果,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每组各有患者40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为34-76岁,其平均年龄为(45.7±8.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诸如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相关检测仪器进行检查,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患者的血压、体温和呼吸等基本体征,提醒患者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在进行注射、点滴等操作时应小心谨慎。

1.2.2观察组

1.2.2.1术前护理

包括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治疗的未知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关操作给身体带来不适症状,或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会出现如紧张恐惧的心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有重要临床意义,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了解,让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疾病以及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效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饮食指导。患者的饮食并不需要太过注意什么,但不宜过饱,进食一般保持7分饱;(3)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进行普鲁卡因皮肤测试,根据介入性的诊断与治疗结果为患者准备具体的治疗器材。

1.2.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介入室治疗前,让患者了解介入室的环境情况,避免由于环境太陌生而出现紧张情绪,告知患者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治疗,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摆正手术体位,将静脉通道开放。护理人员根据医生的指示准确执行,准备好各项应急的相关抢救工作,确认各种医疗器械诸如除颤器、起搏器等放在固定位置。在进行抢救时要做到分秒必争,手术开始后,定时巡视患者并对其疑问进行解答,让患者得到放松。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如果发现异常应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嘱咐患者不要紧张[2]。

1.2.2.3术后护理

包括如下:(1)病情观察。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神志、体温等体征变化,如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或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2)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有助于发现和预防患者部分术后并发症,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24小时内,需要接受持续心电图的检测与记录,如患者有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为3-5天,术侧肢体制动,避免发生电极脱位的情况。如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需要鼓励其多饮水,一天饮水量控制在1000-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肾脏排泄造影剂;(3)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多进行解释和安慰的工作,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诸如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等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在生活方面,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3]。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7.0版本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由X²与t方式各对计数与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判断。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本次研究疗效根据参考文献[4]相关内容为标准,2组患者接受治疗与对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7.5%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输入侵入性操作,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不良情绪,而此类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对疾病产生消极影响,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性变化。以往对介入性治疗患者护理只有药物护理、操作护理等,对患者心理并没有太多重视,而本次研究优质护理中,患者术前术后均接受心理护理,时刻关心患者心理变化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也建立了坚固的护患关系[5]。

本次研究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于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需要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外,对护理服务也有较高要求,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俊峡.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发展概述及展望[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15(09):125-126.

[2]曾碧媚,童玲,韩军丽.临床护理工作指南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4,11(08):160-161.

[3]张漫红.心血管内科采用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3(05):123-124.

[4]时昆.157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05(01):136-137.

[5]柯云华,张利.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前的心理及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25(3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