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农牧地区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对西藏农牧地区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究

巴桑

巴桑西藏山南曲松县教育(体育)局856300

【摘要】西藏语文教育与我国普通语文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教育任务与教育方法有显著地特点。汉语的学习必须从汉语的几个基本要素入手,如语言、词汇、语法等。但是,由于西藏农牧地区地理、人口结构的特殊性,语文教育必须根据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使农牧民小孩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准确把握汉语并正确的应用汉语。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农牧区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并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学校农牧民小孩语文教育特点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132-01

一、农牧区学校语文教育特殊性

1、语言环境的差异性

在西藏,农牧民小孩的第一种接触的语言是本族母语(藏语)。长期以来,在母语语言环境的影响下,母语在大脑中形成的语言知识结构干扰了汉语学习中形成的知识认知结构。农牧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是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课堂教学时不能忽视的事实。此外,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农牧民学生对汉语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此,语言障碍是我们西藏农牧区学生学习汉语的首要挑战。

2、基础教育缺失

西藏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牧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它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西藏农牧地区教育呈现滞后性,除教育基础设施相对好的拉萨、昌都、林芝市等外,在大多数基层农牧地区,教育不能很好地普及,汉语文学习还不够。基础教育的缺失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一方面,农牧区学校新入学的小孩还处在学习母语的阶段,同时,他们又要开始接受第二语言的学习。这个过程中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3、教学环境不理想

对西藏,我们可以说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生产力不仅影响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限制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教育投资也受到限制。课程开发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课程内容的范围难以大面积扩展,知识水平无法深入挖掘。此外,西藏教育投入对农牧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的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农牧地区学校缺乏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对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要求难以实现。

4、师资配置差

农牧民学生学前汉语基本水平较低,这决定了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汉语,还要了解本民族的母语。在教学中,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人才屈指可数,而且农牧区的地理位置偏远,其他地区的许多教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陌生偏远的地方,以此种种,农牧区学校语文教师大多是原籍教师,擅长汉语的教师担任。少数民族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从而这就造成农牧区学校语文教育缺少外来新鲜血液的注入,汉语教学缺乏活力。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农牧区学校语文教育难以实现准确、恰当地运用语文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目标。

二、农牧区学校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1、了解新生的汉语水平,因材施教

在西藏,与农牧区学校语文教师而言,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学前水平测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学前测试,语文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汉语水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分析了学生掌握汉语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整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启发作用,使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水平。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布置作业。

2、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流利的汉语交际能力包括听懂和会说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传授口语技能应该是农牧区学校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具有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在整个课堂上进行。首先,语文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语文教学,必要时使用民族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它可以提供课前汉语演讲或背诵,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说喜欢的汉文文章,增强农牧民小孩的语言意识。汉语课堂讨论也有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当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局限于课堂,外语教师可以指导更多的诗歌阅读、比赛、研讨会、辩论赛等都有利于提高农牧民小孩汉语口语的实践活动。

3、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获取新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阅读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课本阅读或课堂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必须结合起来。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能运用于课外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另一方面,熟能生巧。大量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他们应该指导略读和细细阅读的结合。当阅读和欣赏优美的诗歌时,应仔细阅读,而科普可以采用略读。

4、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写作兴趣,提高汉语写作能力

民族母语在农牧民小孩中根深蒂固。在汉语写作中,运用民族语言组织的模式来组织汉语的词句,以至于句子结构颠倒、成分缺失等各种病句的出现。因此,教师要分析出学生写作面临最大的障碍,结合汉语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纠正与正确指导。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农牧民小孩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农牧民小孩的汉语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5、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在农牧区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承认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农牧区学校教育必须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总之,针对农牧区学校语文教育现状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增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格外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也只有提高了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农牧民小孩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吾金才仁.牧区汉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教育体会[J].都市家教,2012.

[2]何祥文.牧区语文教育特点及教学体会[J].祖国,2013.

[3]瓦达仓.西藏农牧区双语教学形势下小学汉语文教育策略简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