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郭川邓发斌周宇(史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610051)
【摘要】目的检测c-myc基因蛋白在颅咽管瘤中表达及特点,探讨它们与肿瘤复发性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将44例颅咽管瘤分为复发和非复发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基因蛋白。结果c-myc在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的表达值与颅咽管瘤的复发和侵袭性有关,可以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
【关键词】颅咽管瘤c-myc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26-02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颅咽管瘤病例组成两个队列并观察预后,应用抗体检测颅咽管瘤组织c-myc蛋白的表达,明确复发组及非复发组的c-myc蛋白的表达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加深对颅咽管瘤分子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它们与肿瘤复发性、侵袭性的关系。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通过检测44例颅咽管瘤中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颅咽管瘤的复发与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期望通过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能预测颅咽管瘤预后。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998年1月~2002年12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及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的颅咽管瘤患者病理标本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均为石蜡标本。本组年龄4~65岁,平均37.34岁。
纳入标准:
1、第一次接受手术,未经放、化疗者;
2、手术方案由全科室讨论,由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中由以上两位医生共同判断肿瘤是否与下丘脑、Will’S血管系统粘连或侵润,肿瘤组织是否达到全切;
3、肿瘤最大径>2cm,术中认为达到全切、术后即复查MRI未见肿瘤残余;
4、术后愿接受随访且病历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
1、术前进行过放、化疗者;
2、术后死因不明者或死于其他明确病因;
3、病员未顺从复查者;
4、术后失访者。
44例病人均经显微手术全切,根据手术后1~3年随访MRI明确是否复发,据此分两组:复发性颅咽管瘤组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6~62岁,平均38.12岁,非复发性颅咽管瘤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65岁,平均36.19岁。对照组10例,取材于因脑外伤、脑出血手术内减压时所取周围脑组织标本。
1.2方法
1.2.1免疫组化(SP)法。
(1)试剂来源
a.Ⅰ抗:c-myc(9E10)sc-40(鼠抗人IgG)北京中杉生物工程公司
b.Ⅱ抗:SP超敏试剂盒Kit9710福州迈新生物工程公司
c.DAB:ZLI9032北京中杉生物工程公司
(2)免疫组化方法
a.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b.3%H2O2室温10分钟→0.01MPBS洗片
c.抗原修复:0.01M枸椽酸缓冲液PH6.0,微波20分钟,中火
d.封闭:用未免疫的山羊血清封闭30分钟,室温
e.滴加Ⅰ抗:4℃过夜
c-myc1:100
f.PBS洗片5分钟×3
g.滴加Ⅱ抗:生物素化羊抗鼠(Ⅰ抗为单抗)或生物素化羊抗兔(Ⅰ抗为兔抗)37℃20分钟→PBS5分钟×3
h.DAB显色:30秒钟—30分钟左右→水洗
i.苏木素复染2分钟
j.脱水透明封片
结果:阳性:棕黄色——黄色表达于核内,阴性细胞核为兰色
1.2.2图像采集与分析
Olympus-BX51图像采集系统,CCD快速拍照,图像采集由图像技术室老师施行和作出分析。
1.2.3结果判定抗体染色后细胞核呈棕黄色为阳性,根据每一显微镜视野下(×400)抗体阳性染色数计算表达阳性率,30%以上记为表达阳性,30%以下为表达阴性(存在非特异性染色)。
1.2.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颅咽管瘤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本组病例44例颅咽管瘤,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23个月。复发28例,复发率为63.64%,复发时间为8个月~32个月,平均16.7月,其中19例复发1次,6例复发2次,3例复发3次。
2.1、c-myc在对照组及颅咽管瘤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2、c-myc在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c-myc在复发性与非复发性颅咽管瘤中的表达阳性率(%)
P值<0.05
3讨论
c-myc的表达与颅咽管瘤侵袭性和复发性的关系
c-myc癌基因最初是从鸡病毒v-myc癌基因的同源物中分离出来的[1],人c-myc原癌基因正常位于人染色体8q24,编码相关的c-myc蛋白。c-myc蛋白是最早被发现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的原癌基因产物之一[2],定位于胞核中,在胞浆内合成,与蛋白配基(主要是MAX蛋白)进行寡聚化形成杂合二聚体复合物后转移到胞核内,与特异性DNA序列相结合,进而激活和抑制许多靶基因的转录,导致细胞生长、分化的改变[3]。正常细胞中的c-myc原癌基因一旦被异常激活为癌基因,c-mycmRNA和c-myc蛋白表达异常增高,活化转录,使细胞脱离正常生长调节的限制而具有高度增生潜能,开始向恶性表型转化,本组病例中复发组颅咽管瘤c-myc蛋白表达高于非复发组,我们认为复发组中的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增生潜能,有一定的恶性生长行为。同时c-myc的高水平表达还抑制细胞的分化,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也遭到破坏而参与到肿瘤形成机制中去。关于c-myc原癌基因异常激活为癌基因的机制,迄今为止的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基因扩增;(2)染色体易位;(3)启动子插入激活;(4)点突变;(5)基因重排,其中又以(1)、(2)方面的报道最多。
有大量文献报道,在人类很多肿瘤如脑胶质瘤、垂体腺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肝细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肾癌中均有c-myc的高表达,并与其恶性程度、侵袭性和复发性呈正相关。本组病例中c-myc在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较高(57.1%),以此可以推断复发性颅咽管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Hirvoenn等[4]的研究发现,在13例胶质瘤中有10例存在c-mycmRNA高水平表达,其表达程度Ⅲ~Ⅳ级肿瘤高于Ⅰ~Ⅱ级。Orian等[5]研究了62例星形细胞瘤发现,c-myc蛋白过量表达率在低、中、高度恶性肿瘤中分别为5%、33%和76%,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提示c-myc蛋白过量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有关,刘乃国等[6]还对30例脑膜瘤研究表明c-myc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增高比较常见,并被认为是脑膜瘤发生中的早期事件。研究发现,c-myc在脑膜瘤中的表达率为43.3%,且其表达增高均在正常表达量的5倍以上,说明c-myc高表达在脑膜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组病例中复发组颅咽管瘤c-myc阳性表达为57.1%,界于上面所述的脑膜瘤(43.3%)及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76%)之间,由此我们推断复发性颅咽管瘤是界于良性、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有一定的侵袭性。c-myc表达失控不仅能阻断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而且还可能使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下调,促进肿瘤的形成[7]。本组病例44例颅咽管瘤,复发率为63.64%,复发时间为8个月~32个月,平均16.7月,其中19例复发1次,6例复发2次,3例复发3次,从此结果中反映出颅咽管瘤术后的高复发、快复发。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体现出一种恶性生长方式,我们推测其原因应从颅咽管的侵袭性加以解释,本组试验结果:c-myc在复发性组颅咽管瘤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非复发性组颅咽管瘤,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因为复发组中c-myc的高表达,提示复发组颅咽管瘤的肿瘤细胞的高度的增殖潜能、存在侵袭性,这是导致颅咽管瘤术后高复发、快复发的根源。
参考文献
[1]GarteSJ.Thec-myconcogeneintumorprogression[J].CritRevOncog,1993,4(4):435-449.
[2]RasheedBK,BignerSH.Geneticalterationsingliomaandmedulloblastoma[J].CancerMetastasisRev,1991,10(4):289-299.
[3]LuscherB,EisenmanRN.NewlightonMycandMyb[J].GenesDev,1990,4:2025-2035.
[4]HirvonenHE,SalonenR,SandbergMM,etal.DifferentialexpressionofmycmaxandRB1genesinhumangliomasandgliomacelllines[J].BrJCancer,1994,69(1):16-25.
[5]OrianJM,VasilopoulosK,YoshidaS,etal.Overexpressionofmultipleoncogenesrelatedtohistologicalgradeofastrocgticglioma[J].BrJCancer,1992,66(1):106-112.
[6]刘乃国,易祥华.癌基因N-myc和c-myc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5):20-21.
[7]DettaA,KennyBG,SmithC,etal.Correlationofproto-oncogeneexpressionandproliferationinmeningomas.Neurosurgery,1993,33(6):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