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冉想妮铁艳英李丽

冉想妮铁艳英李丽(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5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280-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相关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干预,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本组90例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8.9%,临床治疗依从性为100%,心态积极度为97.8%。结论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展开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态积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心理特点护理

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进剧,老年慢性病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表现。受病情、生活习惯、社会地位、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的心理特点也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故针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方案,是提高患者和存质量的关键环节[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内科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干预,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男54例,女36例,年龄65-90岁,平均(72.3±3.1)岁。其中哮喘2例,高血压Ⅲ级14例,糖尿病6例,脑血栓28例,冠心病12例,脑出血后偏瘫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癌症晚期5例。

1.2方法

1.2.1心理特点分析①孤独抑郁型:面对医院陌生环境,加之疾病本身造成的痛苦,患者易产生孤独、郁闷、自怜等负性心理。②焦虑型:表现为失眠、坐卧不安,就疾病情况向护理人员反复询问,过于关注医护人员对话和表现。③恐惧型:老年患者对动脉采血、骨穿、腰穿等创伤较大的诊治操作存在恐惧感。④躁狂型:较多的如肺心病等患者病情易反复,故心情烦躁,配合依从性不高[2]。⑤悲观失望:如癌症晚期、糖尿病、哮喘、血液病患者,长期用药,疾病迁延不愈,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易失去生活信心,产生悲观心理。

1.2.2护理干预

1.2.2.1整体护理①环境干预:对患者热情接待,依据其爱好、文化程度、心理特点行病房安排,保证病室安静、整洁,以增加患者舒适感。②护患沟通:交流时语言的美好性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与老年患者交谈时需言语诚恳、温和、称呼得当,以满足其自尊心。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交谈时多应用幽默语言,以活跃气氛,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需面带微笑,举止大方,以增加患者信任感和类切感,善于应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可缓解老年患者恐惧感和孤独感。③健康宣教:慢性疾病反复反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迁延不愈。对疾病的相关预防保健和基础知识缺乏了解,护理人员需加强宣教,尽量不用医学术语,保证患者的接受质量。④饮食指导:随年龄增长,消化机能呈减退表现,易出现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除对食物的色、香、味重视外,还需强调营养的均衡性、合理性,保证摄入充足,但不能过理。特别是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患者饮食更需多样的护理指导。⑤情绪调控:向患者强调良好情绪的重要性,指导期对疾病可正确面对,适应角色改变,树立自立、自信、自强观点,可选取乐观自信、性格开朗的患者就自身感受和经历进行介绍,以鼓励、影响其它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加快康复进程。

1.2.2.2针对性心理护理①孤独抑郁型护理:可主动与患者谈心,针对问题行相应干预。②焦虑型:向患者强调治疗的目的、药物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切忌对患者持搪塞态度。③恐惧型:鼓励患者对疾病勇敢面对,在操作时护理人员需准确、娴熟,以获取患者信任,提高配合依从性。④躁狂型:针对此类患者护理时需就各种治疗耐心解释,强调护理重要性,满足患者诉说欲望,再给予护理,提高其舒适性,以提高配合程度。⑤悲观失望型:加倍关心患者,解决其生活中的困难,可采取看画报、听音乐的方式,让其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求生欲望。与家属沟通,让其多陪患者,给予关怀和爱护,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8.9%,临床治疗依从性为100%,心态积极度为97.8%。

3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除生理护理外,更重视社会、心理、精神的护理,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伴发基础疾病较多,存在严重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分析,行包括环境、饮食、沟通、健康宣教、情绪调控等整体护理外,并加强针对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心理的相应干预。结果显示,患者心态积极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呈较高水平。

综上,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展开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态积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玉玲,石霞,王雪梅.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1-2.

[2]梁立.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J].护理与康复,2008,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