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华王庆玲(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51-02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预防
ICU是危重病人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可以说是医院中的医院,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集中体现。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是院内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国内的研究报导,ICU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可高达50%。甚至有的达100%。我院ICU在感染的预防上采取了以下管理办法,值得各临床科室借鉴。
1人员管理
1.1人员配备充足ICU人员编制国内外尚未有统一规定,但一般综合性ICU要求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为3~4∶1[1],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多且护士配比不足过于忙乱工作不到位而引起交叉感染的现象。
1.2ICU工作人员必须穿ICU专用服装、专用鞋,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手消毒制度,文献报道[2]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致医院感染约占30%,正确有效地洗手可祛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暂住菌。所以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六步洗手法的指征及方法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互相监督。
1.3其他科室工作人员进入ICU穿规定工作服、换鞋(或穿鞋套)、戴好帽子和口罩。
患者家属探视时穿的衣服是固定的(如患者在3床就穿3床隔离柜内的衣服),进入病室探视前和结束后均应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1.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建议固定人员护理。
1.5每个月科内感染小组都要组织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有监督卫生保洁人员的责任。
2导管管理
2.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无菌区最大化、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静脉穿刺处皮肤24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以后隔日更换敷贴1次,建议棉签蘸安尔碘消毒,消毒时应该给一点力度。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遵医嘱拔出导管并作导管尖端培养同时留取中心静脉血及外周血培养。
2.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每日2次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2.3气管插管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这样可以防止环境、患者及医务人员被污染,另外也有报道显示使用密闭吸痰管可以预防和降低VAP的发生。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3病室管理
3.1床单位单人间的面积应在18-25m2,通仓式大病房每张床面积不应少于15-18m2,床间距离最好在2m以上。每张床的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如听诊器、小手电、打枕锤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电脑键盘、输液泵的按钮及操作面板等),应每天用75%酒精擦拭。病人出院后先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后再做擦拭、清洗等一系列终末消毒处理。
3.2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治疗车、门把手等部位,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擦2次,拖把专用,严格分清生活区和污染区。
3.3空气开窗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建议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当然病房也应该预备空气消毒机。多重耐药菌患者最好安置在单间,每天加强开窗通风次数。
4医疗废物管理
4.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锐器盒2/3或3/4满时及时弃去。
4.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感染性废物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中且垃圾袋外层贴上感染性废物标识,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再无害化处理。
5感染监测
5.1应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5.2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患者入院前三天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充分发挥科室感染控制小组的作用。
5.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1次空气培养,菌落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5.4科室每月进行物表监测一次,感染科每隔一个月要对ICU进行一次物表监测以便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参考文献
[1]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7.
[2]尚少梅.医院感染与洗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