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艺明黄伟荣王施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福建晋江362200)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临床路径在消化性溃疡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一年以来诊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应用临床路径(路径组)及未用临床路径(非路径组)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路径组临床总有效率有明显提高,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与非路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减少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136-02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一组成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医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临床路径在我国起步不久,对临床路径的总结分析更是少有报道。我院参照《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1]制定了消化性溃疡的中医临床路径,笔者针对近1年应用临床路径和未应用临床路径组患者进行效果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我院病房患者,从中随机抽取路径组及非路径组各50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状况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2]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
1.3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②疾病分期为A1期、A2期的患者。③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1.4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②有特殊原因的消化性溃疡,如胃泌素瘤等。③有溃疡并发症者,如出血、穿孔、癌变、幽门梗阻等,以及在住院期间出现以上并发症。④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
1.5治疗方法:
1.5.1路径组:
1)、规范的西医治疗原则:①质子泵阻滞剂:选择埃索美拉唑40mgbid静脉滴注。②增强粘膜防御力药物:便溏者,选硫糖铝片(0.5-1.0g/次,3次/d,餐前服,6-8周为一疗程);便秘者,选铝碳酸镁片(0.5-1.0g/次,3次/d,餐后2小时服,6-8周为一疗程)。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联合两种相关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1.0gbid、克拉霉素胶囊0.5gbid、左氧氟沙星片0.2bid、替硝唑片0.5bid等),连服2周为一个疗程。④其他对症处理:如腹胀者多潘立酮(10mg/次,3次/d)等。
2)、中医辨证论治:参照《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经辨证论治后,肝胃不和证选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选用芪归海参汤健脾益气,脾胃虚寒证选用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肝胃郁热证选用加减清化饮疏肝泄热,胃阴不足证选用益胃汤加减养阴益胃。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如艾条灸、穴位按摩、耳穴埋豆等。
1.5.2非路径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诊疗。
1.6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的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判定。
1.7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等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有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比较
与非路径组比较,*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且容易复发。消化性溃疡祖国医学属于“胃痛”、“胃脘痛”等范畴,目前亦称“胃疡”。辨证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等证型[1]。近年来,我院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运用中药加减治疗,参照《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制定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路径。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床路径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紧凑合理地安排了检查和治疗时间,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缩短了住院日天数,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较非路径组有明显的缩短,且人均住院费用明显降低。
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疗效。由于医生水平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处理,可能得到不同的疗效,甚至可能出现失误,不便于对医疗质量进行控制和提高。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的实施减少了诊治过程中的随意性,有助于年轻医生熟悉、掌握诊治规范,按时间、按计划地完成整个诊疗流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因此,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是可行的,尤其在基层中医院,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由于我院应用时间尚短,病例数量较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427-431.
[2]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447-450.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10):941-94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