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洪莹莹

(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7200)

【摘要】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疾病患者为样本,将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活动实施后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风险管理效果。方法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疗效确切,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科;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593-02

品管圈是品质管理圈(Qualitycontrolcircle)的简称,其主要是指在工作中,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自发组成的小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通力合作,借助品质管理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提升工作业绩。在实践中,通过品管圈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对日常工作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报道已经证实了其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显著成就。为了有效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特开展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本组患者入院均行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我国卫生部相关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6.6±3.1)岁,依据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风险监护、用药服务、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加入品管圈活动模式,即:①成立管理小组:组织成立品管圈小组,由科室护

士长担任圈长职务,其他组内成员由护师、护士等组成,共计10余名。通过小组内探讨、商榷管理方式。依据品管圈步骤(P:拟定活动计划;D:计划实施与检查;C:确认效果;A:持续优化)进行落实活动流程。②分层管理:小组内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即由圈长组

织人力进行日常检查、查房、指导、质量监控、协调处理等,第二层即由护师与责任护士构成,在圈长指导下完成疾病监护、用药管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护理文本记录等,第三层则有一名护师、助理护士与护理员构成,完成圈长分管护理作业。③基础护理强化:对日

常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予以全方面优化,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消除其日常工作中杂乱无章的情况,重视规范化、针对性、有效性、安全性护理。④加强安全管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疾病特异性,如生活自理能力差,认知、行为、语言障碍等表现,因此对不安全因素

敏感度缺乏,护理人员介入后需重视此情况,加强日常安全监护管理。⑤质量监控:由小组内分层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质量监控,层层把关,圈长定期全面检查,通过对日常作业工作表审阅、与患者家属交流等方式了解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的漏洞,经记录核实后,采取圈内

探讨处理方案。⑥定期培训与管理优化:对科内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定期培训规划,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水平、沟通能力、法律常识等。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临床操作合格率、护患沟通率、患者病情认知率与相关知识掌握率予以调查统计;②记录两组患者管理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效果

观察组操作合格率为91.18%(31/34)、护患沟通率94.12%(32/34)、病情认知率91.18%(31/34)、相关知识掌握率85.29%(29/34),对照组分别为70.59%(24/34)、73.53%(25/34)、67.65%(23/34)、58.82%(2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3.17;x²=15.63;x²=16.93;x²=17.40;P<0.05);

2.2 不良事件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11/34),差异显著(x²=22.66,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逐渐推进,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得以加大,在这一问题的发展基础上,人们出现的精神问题就逐渐增多。临床中,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护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要想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出现,就需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促进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频率。因此,本研究将以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情况,探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相关报道。

目前,品管圈活动逐渐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够有效挖掘团体的力量,促进工作人员进行通力合作,实现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为了有效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从而找出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具体实践中,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管理、日常安全、患者本身以及环境等方面,针对这些因素,建立品管圈,针对性开展宣教、护理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从而有效提升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介入却又显著效果,通过成立管理小组、分层管理、基础护理强化、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监控、定期培训与管理优化等措施,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展开服务流程,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在护理风险中,通过加强日常管理,以早期发

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护理工作安全落实提供基础。另外随着定期培训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的进展,我们展望品管圈管理模式将在精神科护理中构建更加有效、安全的医疗环境。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操作水平与患者疾病等相关知识认知率,减少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精神科患者,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此,针对精神科开展救治工作,需要护理工作的支持。但是从其实际工作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护理工作人员认识不足和技术操作技术相对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需要将品管圈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在提高其基础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护理文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强护理工作效率。

品管圈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人员凝聚力,激发护士的工作潜能,促进其工作效率。这使得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中的应用变得很有必要。尤其针对精神科的患者来说,其患者情绪大多变化幅度大,需要加强护理效果,从而避免风险因素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科展开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人员工作有效率,减少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的出现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皮峻峰.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13-414.

[2]王桂芹.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38-40.

[3]乔金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6):107-108.

[4]尚辉,陈绍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9):15-16+18.

[5]杨爱华.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403-1406.

[6]钟美.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111-113.

[7]汤明文,徐柳柳,杜鹃,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156.

[8]喻露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16):99.

[9]孙红梅.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7,4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