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中图分类号:G40-01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04-02
摘要:本文拟从网络的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论述“网络党建”这一具有时代与战略意义的党建新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党建;机制;创新;队伍
21世纪,信息网络将以形式更普及、使用更便捷、内容更丰富等优势进一步快速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已广泛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领域。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党建工作在工作方式上的综合创新,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给党建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一、解放思想,用创新思维搞好高校党建工作
(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实现红色理论学习进网络。“网络党建工作平台”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红色理论学习平台。其中,诸如“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理论学习专区”和“网上红色旅游”等学习平台给党团员提供大量详实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包括大量的图片资料,这些生动而丰富的学习资料将积极推动党员的理论学习,也有利于形成党员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
(二)创新思想汇报方式,实现思想汇报进网络。这是打破传统的思想汇报仅向组织汇报的主要做法。在网络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包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志,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汇报放到“党建网络”中的“思想汇报专栏”,供大家学习交流,并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要做到思想不仅要向组织汇报,更要向群众汇报,接受组织考察,更要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监督,有助于他们更快成熟起来。
(三)创新组织生活模式,实现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网络。在网上过组织生活是打破传统组织生活方式的一种创举。其优势在于:一是组织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党员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二是将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外,使在外学习、工作的党员也可通过网上支部与同一支部的成员进行各种党内活动,包括交流、沟通、汇报、民主评议、组织选举等。三是使长年在外的党员通过网站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有自己的“家”。但组织生活的学习材料要做到严谨周密、详实多样,可以包括文字图片、DV短片、影视材料等,支部党员可以通过学习、讨论等交流学习心得。
(四)创新支部建设模式,实现党支部建设进网络。为了适应管理体制的变革给党员的组织生活不落实、流动党员增多、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多样化和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不断增多等现状。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采用网络交互性技术,开辟“网上支部”。建立“网络党支部”,是对传统支部的一种突破,可以设计支部留言板,支部成员可在网上直接对话,达到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从而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地通过信息网络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
(五)创新党建理论研究模式,实现理论研究进网络。“党建网络化”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研究工作中创造的基本经验、基本做法,并加以认真总结和提炼,升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的理论成果,并用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不断探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开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集结精英,建设高效的党建网站
(一)在网站建设队伍上,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技术精、作风好的党建网站工作队伍。党建网站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要政治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信马列,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要有精深的网络技术知识,能干;第三要有良好的作风,思想解放,艰苦奋斗,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二)在信息资源内容建设上,党建网站要注意做到时效性、权威性、特色性、现实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1.时效性。因特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优势就在于,它凭借着网络的高科技手段,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报道,乃至滚动发稿、跟踪报道各类信息资讯。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党建网站要赢得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网民中的信誉,也应增强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要力争在第一时间里,能够反映出党中央、本地党委或领导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所作的重要讲话、出台的重大举措、理论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党建工作中的新探索、新做法等。
2.权威性。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党建网站要充分发挥其由党组织所建立的独特政治和权威性优势,在网站内容建设上要做到,密切关注并转发中央和地方权威性新闻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所编发的党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特约评论员文章、党建理论研究文章、党建工作新经验、党建工作动态等。这样,既能够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也有利于各地党组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
3.特色性。党建网站强调权威性旨在统一思想和行动,保持党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这是必需的。而网站数网一面,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是关乎一个网站是否有必要存在的大问题。现有党建网站的建设者已经开始注意把权威性与特色性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将网站建设得富有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
4.现实性。处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新世纪,党建网站要真正发挥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阵地的积极作用,必须“背靠马列、立足现实”,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内容建设上要注重在现实性上下功夫。要敢于、善于将党的建设中一些具有共性的现实性问题,纳入相关栏目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冀解决一些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只要党建网站做到现实性强,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帮助,就会赢得众多网民的喜爱和欢迎。
5.实用性。党建网站中“党的工作经验交流”、“党内规章”、“政策法规”、“经典文献”、“党史资料”等栏目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充实这些栏目的内容,加强相关数据库的积累和建设,使党员干部和网民能够通过网站迅速查检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对工作和学习起实际指导或参考咨询作用。
6.提倡互动性。尽管传统媒体也有“读者来信”、“编读往来”之类沟通编者与读者之间联系的渠道和窗口,但它受到时间、地域以及版面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滞后严重、范围狭窄。网站则完全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弱势,它可以利用因特网所提供的留言板、BBS和其它语言或图像工具,实现双方之间或多方之间的超速互动,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阵地,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做好网上“消毒”工作,批评西方政治社会思潮,抵制西方错误政治理念、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粉碎西方敌对势力的各种政治图谋。
三、构建科学可靠网络党建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设备保障、外部环境、工作动力等各种问题,必须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和科学设计。从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建立网络党建工作体系的要求,应重点加强领导机制和实施机制的建设。
(一)领导机制。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是开展好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完善组织领导体系。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是在网络环境下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与时俱进,更好发挥高校党建的引领和保证监督作用,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为抓好这方面的工作,要组建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协调各方力量。为
导体系。加强决策和规划。高校网络党建工作要体现前瞻性、
体系,从而构建起以学校党委决策层、党群系统职能层、院系党团组织实施层为纵坐标,以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工会、团委、学生会、网络管理部门为横坐标,上下结合、职能部门联动、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立体运转组织领个自上而下、从点到面、已有和在建相结合逐步推进的大党建工作网络。再次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按照决策民主化要求,建立和完善师生参与、专家咨询、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使网络党建工作的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网络技术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规。
(二)实施机制。只有构建好科学的实施机制,做到灌输、互动、自律、监控和评估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协调,才能使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转,这是开展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主动灌输。由于网络虚拟性强、自由度高,“网民”成分复杂,网上信息良芳不齐,黄色、虚假、反动信息在网上大量存在,再加上敌对国家和敌对分子利用自身拥有的网络技术优势,处心积虑地在网上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反动思想的宣传,给高校师生员工正确思想的形成带来了严重干扰。在网上,施教者与受教者还可以在一种虚拟的状态下不顾及对方的地位、身份,平等、自由地进行交流,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这种状态下,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身份会随着对问题探讨的深人而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发生相互转变,有时受教者转变为施教者,原先的施教者反倒成为受教者。按照教育学的理论,这种教育模式是最理想的状态,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