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 1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许娜冰

揭阳市第二自来水公司

关键词:节水;防污;宣传;水生态;建设

近年来,随着多地水污染事件的暴光,水生态危机不断出现,呼唤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水污染、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已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日益严峻。因此,如何实现节水、防污保护水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我国自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并组织开展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水防污的水价机制,完善节水法规体系建设等,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努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经济结构仍不合理、污水回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制度与监管脱节,多数企业节水、防污意识依然淡薄,导致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较为缓慢,水污染现象还在不断加剧。

一,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应加大节水防污的宣传力度、加强广大群众对水情的认识。

1.认识水生态退化与水污染将直接影响人居环境。

过去社会,水被当作一种无限资源,认为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江河实测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2012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不含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且保持上升趋势,对全国20.1万km河流水质进行检测评价,37%的河段劣于Ⅲ类水;对112个主要湖泊共2.6万KM2水面进行监测评价,56%的水面面积水质劣于Ⅲ类水,多地区地表水测得含抗生素、农药多达几十种。

水污染可能比我们知道的还要糟糕,大范围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并通过大气污染、相互渗透等方式,直接影响饮用水源水质,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对养殖、种植的污染影响到吃物的安全。由于缺乏对水情认识,节水、防污等知识,很少人能够正视缺水与污染的现实而改变其用水习惯。

2.加大城镇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城填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模式,而节水防污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人与自然关系复杂,城镇建设不断扩张,大面积阻断了自然土壤水分的垂向运移,极大减少了城镇流域生态蓄水的补给;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直接增加了工农业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城镇用水压力极大导致了河流、湿地等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用水紧张,所以节水防污在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至关重要。加大城镇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提高认识、增强意识为领先方略,大力宣传节水、防污,实时报道各地水情进行水情教育是为提高认识之关键。

二,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使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处施落实、严格执行。

目前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在贯彻落实,饮用水安全正在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水权初始分配的一级市场基本建立。然而水污染的事件还是濒濒发生,就2014年8月16日巫山千丈岩水库受污染事件来说,由于工厂乱排未经过处理的污水影响了周边4乡镇5万余名群众饮水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最后,湖北环保厅开出上限罚单:对直排废水的湖北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罚100万元。但分析人士认为,与非法排污造成的巨大损害及非法获益相比,100万元罚款对于企业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恐难起到有效威慑。很多时候企业会钻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执行不力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制度除了罚款外,还可以通过诚信机制予以制裁,甚至动用刑事手段,丰富处罚方式,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效果可能会更有力。如何完善制度,并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落实是关键,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发展,创新提高节水、防污技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随着今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将会影响城市的供水,而污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利用的水资源,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回用到工矿、市政环卫、园林绿化等方面。

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有污水处理厂的配套设施建设,但据了解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的60%,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仅为50%。另外污水管网建设投入不足,一些地区集污、排污建设不合理,甚至还有排污污染遭到居民投诉的情况。污水处理技术还是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并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所以加快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建设,扩大融资渠道,采用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是加快节水防污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

结语: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如何将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宣传到位,实际工作落到实处,并严格执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先方略。

参考文献:

[1]《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张建云、王小军

[2]《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低影响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刘昌明、王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