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秦艳玲许俐文(武汉市中心医院430000)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PICC置管方法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方法将120例需经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超声组采用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技术。结果两组比较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有效降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引导PICC机械性静脉炎传统置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85-02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耐高渗、便于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得到了临床的普遍推广[1]。。PICC作为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主要用于多疗程的化疗以及长期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治疗,但机械性静脉炎为置管后出现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2]。我科在2011年2月至20012年9月对120例PICC患者置管采用传统方法和超声引导两种方法置管,在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上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同意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60例,超声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0~85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2~79岁,两组患者在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置管的护士由PICC门诊的一名PICC专科护士执行;置管前局部皮肤无红肿、硬结等异常;置管前对拟穿血管进行评估,判断其深度、内径粗细,内壁光滑度,血管走形趋势,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置管后均于置管穿刺点上方静脉给予康惠尔敷料(康乐保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外敷1周[3]。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
1.2.1.1超声组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血管鞘(4Fr)和导针器套件(21G或20G)。首先在超声引导下选择血管,术者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无菌洞巾,安放无菌探头罩,安装导针器。根据血管深度选择导针器规格,并安装在探头上的突起处。穿刺前在超声引导下再次定位血管,并将选择好的血管影像固定在标记点的中央位置,左手固定好探头,保持探头位置垂直立于皮肤。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保持不动,左手固定好探头及穿刺针,右手取导丝置入穿刺针,导丝入血管后,右手随即降低进针角度,继续推送导丝,左手松开探头,松止血带,并嘱患者松拳。体外导丝保留10~15cm。撤除穿刺针,保留导丝在原位。在穿刺点给予2%利多卡因0.2ml局部浸润麻醉。用扩皮刀沿导丝钝性扩皮0.2cm~0.3cm,沿导丝送入插管器(扩张器/插管鞘套件),右手送鞘时,左手拇指。食指捏住导丝,其余三指绷紧皮肤,以免导丝随置管鞘滑入体内,同时将扩张器和导丝一起拔出,并轻压置管鞘上方止血,保留置管鞘在血管内。插管鞘下方垫无菌纱布,将导管自插管鞘内缓慢、匀速置入。插管至预定长度后,取无菌纱布在鞘的末端处压迫止血并固定导管,从血管内撤出并撕裂插管鞘。核对插管长度,将导管与支撑导丝的金属柄分离,缓慢平直撤出支撑导丝。保留体外导管5~6cm垂直剪断导管,注意剪刀的剪口不要在导管上滑动,避免剪出斜面和毛茬。连接安装器,锁定导管末端,穿刺点下方垫无菌纱布,上方覆盖无菌透明贴膜。
1.2.1.2对照组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PICC套装,导管型号4Fr,穿刺针为14G。选择好血管后,消毒,铺无菌洞巾,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撤出穿刺针针芯,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按住穿刺点上方,助手松开止血带并嘱患者松拳。固定插管鞘,插管鞘下方垫无菌纱布,将导管自插管鞘内缓慢、短距离、匀速送入。当导管到达肩部时嘱患者下颌贴近插管一侧的肩膀。右手送管,送至预定长度,退出导丝再从导管上撤出插管鞘。核对插管长度,后续步骤同上。
1.2.2机械性静脉炎诊断标准静脉炎诊断分级标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2000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见表1。
表1静脉炎诊断分级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PICC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摩擦刺激引起的变态反应[4]。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5]。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使PICC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病人置管上方肢体及肩胛部、腋下部位都不同程度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改变、臂围增粗,甚至予以拔管[6]。传统置管方法为PICC盲穿方法,盲穿因为无法完全看到血管走向,有部分肥胖患者无法看见血管,只能触摸血管,这就造成穿刺时反复穿刺血管,反复刺激血管内膜,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而引起静脉壁的炎性反应。采用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因为通过B超可以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条件,直视血管,置管者可以清楚的看到血管走形,穿刺时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及血管壁,减少患者痛苦,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再者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PICC置管时,置管者可以直观的通过声像图,动态掌握导管置入情况,提高置管成功率。Nichols等[7]研究认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的发生。本研究中超声组有1例患者于置管后第二天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此患者的右贵要静脉在B超下显示血管直径仅为0.18mm,因此尽量选择血管直径粗的血管进行PICC置管,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PICC置管时静脉的最佳选择应为右侧贵要静脉,因为其路径最短,静脉瓣最少,发生机械性静脉的机会相对较小[8]。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通过B超看到贵要静脉,本次研究的超声组的60例患者除了2例本身贵要静脉内膜欠光滑,同时血管内径细小不宜置管而故意避开,其余58例均从贵要静脉置管,而传统PICC置管时,因为贵要静脉在肘窝处呈斜行方向前行,位置较深,头静脉位置表浅,在肘窝外侧可见其管径粗直,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头静脉穿刺。但头静脉血管腔由下而上逐渐变细,分支多,静脉瓣相对较多,不利于导管顺利通过,加之传统PICC穿刺法穿刺针型号较大,在置管的操作过程以及使用中都易伤血管内膜,从而产生静脉炎[9]。
另外,传统PICC穿刺法的穿刺部位大多在肘关节以下,由于置管后手臂活动,导管会随手臂的屈伸与血管摩擦,产生机械性刺激,损伤血管内膜,增加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0]。
通过采用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PICC置管,选择血管非常重要,选择血管直径粗的贵要静脉,若贵要静脉的直径细,则应该选择肱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选择血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置管后是否会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4、小结
PICC置管运用超声技术置管前通过评估血管条件,置管中直观清楚的观察穿刺针进入血管,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避免损伤血管内皮,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因PICC置管而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君娥.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生在纠正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2008,9(9):68–70.
[2]MoureauN.Vascularsafety:it’sallaboutPICCs[J].NursManage,2006,379(5):22-27.
[3]张娜,孟珊珊,姜晓新,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4~5.
[4]寇京莉,韩斌如.PICC穿刺后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61-662.
[5]Robinson-ReillyM,FletcherT.PICCinnovationleadstoinprovedhealthservices[J].AustNursJ,2006,14(3):29-35.
[6]王金娥,陈璇.PICC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家庭护士,2006,4(2B):37.
[7]Penney-TimmonsE,SevedgeS.Outcomedatafor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usedinanacutecaresetting[J].JInfusNurs,2004,27(6):431-436.
[8]〔3〕MichelleE,Harako,ThanhH,etal.OphmizingthePatientPositioningforPICCLineTipDetemnation[J].EmergencyRadiology,2004,10(12):186-189.
[9]吴红娟,陈雪峰,张美英,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34-135.
[10]郑春辉,王风,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