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罗秀莉

罗秀莉(湖北省松滋市妇幼保健院湖北松滋434210)

【摘要】目的:总结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259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母婴健康出院。结论: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观察,加强孕期保健及卫生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16-02

孕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在妊娠满37周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胎膜早破对妊娠及分娩均造成不利影响,可导致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可使孕产妇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率增加(1)。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259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59例,发生于妊娠满37周者191例,妊娠不满37周者64例,孕周为37-41周,平均34.5周,孕妇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3.5岁。从破膜至分娩或手术时间大于48h者123例,占47%,急诊入院者165例,占63%。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病人由于发生不可自控的阴道流液,担心影响胎儿及自身的健康,设想胎膜早破的种种不良后果,产生恐惧心理,入院时焦虑不安、紧张,我们医护人员要耐心询问病史,了解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或诱因,确定破膜时间,妊娠周数,向孕妇及家属说明目前情况,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以及医护人员采取处理措施的意义,指导配合治疗与临床护理,介绍医院坏境,协助孕妇做好各种生活护理,减轻焦虑,让孕妇正确面对,并配合治疗及护理。

2.2脐带脱垂的预防及护理

2.2.1若胎膜破裂,胎头未衔接,应嘱孕妇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可用枕头垫于臀下以抬高臀部,以防脐带脱垂造成胎儿缺氧或宫内窘迫,禁止灌肠。

2.2.2破膜后立即听胎心音,并肛查或阴道检查,了解先露高低、宫口情况,有无隐性脐带脱垂。如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宫口开全,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

2.2.3严密监测胎心音。若胎膜已破,宫口未开全,应立即氧气吸入,如有脐带脱垂,可在脐胸位下带无菌手套将脐带送回宫腔,并做好即行剖宫产的术前准备。

2.3密切观察胎儿情况

2.3.1密切监测胎心音情况,监测胎心及胎动情况以了解胎儿在宫内安危。

2.3.2观察羊水的性状及量、颜色。头先露者,若羊水混有胎粪,则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给予吸氧。对于小于35周胎膜早破者,应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静脉滴注,促进胎肺成熟;若孕龄<37周,已临产,或孕龄达37周,破膜12-18小时尚未临产者,均应按医嘱,尽快结束分娩。

2.4预防感染

破膜后,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易上行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若破膜超过24小时,感染率增加5-10倍(2)。

2.4.1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肛查及阴道检查,每日2次外阴擦洗,并勤快消毒卫生垫,保持清洁干燥,防止上行感染。

2.4.2观察羊水量、性状及颜色,注意是否混有胎粪,若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4.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日测体温4-6次,若体温上升,白细胞计数上升,提示宫内感染,应及早处理。

2.5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面临感染、早产、难产及产后出血等危险,新生儿早产存在胎儿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甚至有可能出现死亡。胎儿及产妇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与孕周长短存在一定的关系,应加强孕期保健,可通过采取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延长孕周等措施将母婴危险降至最低[3]。

2.6健康教育

2.6.1为孕妇讲解胎膜早破的不良影响,使孕妇重视妊娠期卫生保健并积极参与产前健康指导活动。

2.6.2嘱孕妇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避免腹部受碰撞及负重。

2.6.3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卧床休息,并按医嘱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2.6.4补充足量的维生素、钙、铜、锌等营养素。

3讨论

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对孕妇、胎儿、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升高。对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严密观察,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情绪,配合医生采取正确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严密观察胎儿状况,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症状,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对降低早产率,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产褥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1:153.

[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7

[3]罗旭.中国医药指南.2014(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