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艳(吉林省洮南市妇幼保健院1371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9-0022-02
【摘要】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方法在监测医院内出生的10374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儿89例。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年龄、出生性别有关。结论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点和需求。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出生缺陷围产儿健康教育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以便找出干预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发生,本文对2010年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各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产、死胎和七天内死亡的新生儿,以及整个孕期治疗性引产中出生的缺陷儿,包括计划外引产的缺陷畸形儿)。
1.2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按照吉林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中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进行监测,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每例新生儿进行检查,发现畸形儿后,将母亲特征、缺陷儿情况、出生缺陷诊断、孕早期情况等填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各监测医院每季度,分月将母亲年龄、常住地、围产儿死亡等数据填入《围产儿数季报表》。对于23类以外的畸形,具体写明,作为出生缺陷统计。
2结果
2.1全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表2显示:严重的畸形分别为唇裂合并腭裂、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多指。
2.2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1)胎龄情况(见表3)
表3胎龄与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所占比例(%)
缺陷儿达到36周以上者,占70.03%,因此,产前诊断工作要加强。
(2)出生体重,性别和转归(见表4)
表4出生缺陷儿情况及所占比例(%)
从上表可见,缺陷儿体重达3000g以上者,占48.31%,说明大部分出生缺陷不影响母体继续妊娠,同时也不影响胎儿体重;男性畸形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缺陷儿活产占大多数,说明大多数出生缺陷不影响新生儿存活,死胎、死产、7天内死亡的发生明显高于非出生缺陷儿。
2.3出生缺陷诊断
诊断依据、确诊时间(见表5)
表5诊断依据、畸形确诊时间及所占比例(%)
诊断依据多数是临床,其次是超声波,应提倡尸解,有助于出生缺陷的诊断,畸形确诊时间多数为产后7天内,因此,产前诊断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2.4出生缺陷儿产母情况
产母年龄与缺陷儿的关系(见表6)
产母年龄多数在20~30岁之间,缺陷儿发生率最高者为20-25之间者,其次是35岁以上者。
3讨论
3.1存在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全市2010年21个监测医院资料统计显示,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8.58‰,较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相比明显升高,说明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乡村高于城镇,说明需要加强农村的围产保健工作。
3.2出生缺陷的防范与干预措施
3.2.1加强宣教,进行群众性的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帮助群众充分认识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认识出生缺陷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性。
3.2.2进行优生咨询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咨询,杜绝近亲婚配,做好受孕双方健康检查,选择最佳受孕期。主张最佳时期(25~30岁)生育,避免35岁后生育。
3.2.3加强孕期保健医学已经证实,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滥用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关,也与营养的过多与缺乏有关。因此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药、射线、宠物、致畸药物;增强体质合理膳食,使每一位孕妇尽早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畸形,并给予医学处理。
3.2.4防治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提供产前诊断技术,尤其是宫内诊断水平,努力提高产前筛查诊断水平,做到早期发现畸形,早期终止妊娠,从而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的筛查,随着心脏彩超、胎儿心电图的日益普及,以前难以发现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得以诊断,这也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一些隐蔽的缺陷也会被发现,部分假性缺陷发病率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