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中行胸导管结扎对术后脂质代谢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食管癌术中行胸导管结扎对术后脂质代谢的影响

龚晟

龚晟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术行胸导管结扎及术后营养方式对术后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在遂宁中心医院胸心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有明确记载是否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及术后营养方式的病例共例,分成未结扎组例(A组)和结扎组例(B组),B组以营养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C组)和肠外营养组(D组)并查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血脂:对比A/B组间血脂变化差异,对比C/D组间血脂变化差异。结果:A、B、C三组术后1周、1月、3月TC平均下降率、TG平均下降率、LDL平均下降率存在差异(P<O.001)。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可引起术后血脂降低,其中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下降明显,术后1月至3月逐渐恢复。

【关键词】胸导管结扎脂质代谢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57-02

本文通过病例分析,评价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对术后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在术后不同营养方式的差异。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年到-年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例例,其中术中行胸导管结扎病例例(%),未行胸导管结扎病例例(%),男性例(%),女性例(%),年龄-,中位年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颈部吻合例,胸部弓上吻合例,胸部弓下吻合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组

根据术中是否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将其分为未结扎组例(A组)和结扎组例(B组),B组再以术后营养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C组)和肠外营养组(D组)。

1.3方法

胸导管结扎术操作方法:无论左侧或是右侧开胸,在游离食管和胃后,充分暴露后纵隔,在膈上第8或第9胸椎水平,紧贴胸椎,游离胸主动脉和奇静脉间的组织,确认含有胸导管后,连同胸膜、脂肪组织一起用10号丝线大块结扎.少数不能确定胸导管是否被结扎者,则将奇静脉一并结扎。

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分别抽静脉血行血脂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前术后血脂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方式对术后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2.1.1A/B组间手术前后的血脂的结果比较

A、B组例,术前TG平均值,术后1周、1月、3月TG平均值,术前TC平均值,术后1周、1月、3月TC平均值,术前LDL平均值,术后1周、1月、3月LDL平均值存在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见表1、2。

表1A组手术前后血脂的比较

3.讨论

胸导管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后的脂肪运输到静脉系统。结扎胸导管引起外源性血脂的变化:1、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肠道吸收的淋巴回流障碍,外源性长链脂类物质(如三酰甘油、乳糜微粒等)的吸收和转运减少,只有少量短链游离脂肪酸经毛细血管吸收入血;2、由于糖类的利用和胰岛素有关,结扎胸导管可能导致胰岛素的转运受阻,进而影响糖类代谢。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互为因果,可导致组织间隙中的脂类物质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在局部酯化并堆积于组织间隙,游离脂肪酸具有明显的细胞和组织毒性,是连接肥胖、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点

结扎胸导管同样引起内源性血脂的变化,LDL由VLDL转变而来,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结扎胸导管可导致血LDL缺乏。由于胸导管结扎后,其侧交循环的建立缓慢,阻断乳糜微粒入血,影响到LDL的吸收及转运,由于LDL的生理功能是从肝脏向组织输送胆固醇,LDL的血浆浓度降低,胆固醇输送受阻,导致组织缺乏胆固醇,从而出现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影响术后康复[1]。

总之胸导管结扎可能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和代谢功能,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另外,有人提出:胸导管结扎后组织静水压升高,可能加速组织内肿瘤细胞向血液的转移,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的循环,并不通过胸导管,胸导管结扎本身对细胞免疫影响不大;亦有学者认为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他侧支淋巴循环的建立,胸导管回流的淋巴在手术结扎后也可沿其他侧支淋巴管或经淋巴一静脉吻合进入血液[2]。

本实验将病例以胸导管结扎与否分为结扎组与未结扎组,再以术后营养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分别组间在4个时点比较,TG,TC,HDL,LDL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性,因此胸导管结扎影响术后TG,TC,HDL,LDL的血浆中的浓度。7天到一月胸导管结扎与未结扎组间术前LDL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月结扎组TG,TC,HDL,LDL明显低于未结扎组,P值均低于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胸导管结扎短期内会对体内脂肪的代谢,乳糜液的输送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产生负面影响,但术后3月因侧支循环建立可逐渐代偿[3]。

因此对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应分别对待,术中未结扎胸导管可给予完全肠内营养的全面支持;而对于结扎胸导管者,而对于结扎胸导管者,脂肪应由静脉补给,而其它营养物质可由肠内营养支持供给,从而有利于患者的营养的全面支持,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总之,胸导管结扎后探讨淋巴淤滞和糖脂代谢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结扎胸导管对机体的综合长期的影响,其利弊得失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结论

(1)水平较术前有明显下降。

(2)下降率有显著差异,下降率无明显差异。

(3)下降率在术后1月内有显著差异,下降率在两者直接无明显差异。

(4)表明术后虽有明显下降,但意义不明显。

参考文献

[1]冯喆,王兵.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11):683-684.

[2]段立,潘铁成,魏翔等.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J].山东医药,2009,49(26):71-72.

[3]臧林,陈山,方新等.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手术中胸导管结扎病例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0,14(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