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企业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

贾小娥1常小冬2

(内蒙古康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7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寻求新的计划编排的理念和方法,使其符合企业的生产现状,以适应动态的市场需求。企业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的生产计划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促进企业内部各生产部门无缝协作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均衡、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企业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

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控制管理;

企业生产计划是关于生产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它所反映的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方面的指标、生产进度及相应的布置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生产控制的对象是生产过程是经济控制系统中微观层次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活动要素主要包括人、物资设备、资金和信息。这些要素一方面分布在企业的所有部门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每时每刻处于变动之中`所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活动。

一、意义

生产计划是企业关于生产运作系统的总体规划,涉及到计划期企业应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质量和产值等指标,对生产任务和生产进度有明确的安排。它是引导企业生产活动的纲要性方案,体现的不是某一条生产线的具体生产活动或生产中出现的细微问题,如人员安排、机器设备日常维护、生产资源供应等等,而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事先对生产数据及数据管理系统等问题进行合理安排。企业制订出生产计划,就可确定生产时间、生产地点和生产方式。生产计划是对企业在计划期内所有生产活动进行概括性安排,它必须按照企业的市场销售计划科学制订,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又成为材料采供计划、机器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企业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方法

1.生产计划控制的思想脉络。企业制订工作目标,对有效资源进行适当调节。为确保计划执行过程中不偏离原定目标,要根据相关工作标准进行实时监督。生产计划控制隶属于生产运作管理范畴,是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其进行的科学管理和监督控制,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快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始终穿插于整个生产系统活动中,它有两个目标:一是保证生产活动的工作质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务必完成所有的生产任务,某些保留的工作项目也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可用性。二是企业的各项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就是要严格控制原材料成本、机器设备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及其它费用。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应包含这四个方面:一是生产预测。即依据过去和现实的生产情况推测未来。这有利于推测未来一定时间内为满足企业生产及运营目标而必须完成的生产任务总量;二是生产计划。是一种生产准备程序,包括工作期限、产品数量、质量标准、监控过程等;三是生产控制。依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随时跟踪监控,适时调整生产环节的投入,纠正偏差。

2.产量与利润的关系,可以运用盈亏平衡点法来衡量。所谓盈亏平衡点,就是当产量增加到一个界限时,产品生产所支付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才能为销售收入所抵偿;产品产量小于这个界限,企业就要亏损;产品产量大于这个界限,企业才有盈利。这个界限就叫盈亏平衡点。假设模型是以总成本最低和加班时间最少为目标,其中生产成本包括:变动成本、设备开工费用(固定成本)、库存费用以及调整费用。而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用、次品消耗等损失费用,对生产计划的编制影响不大,在此不予考虑。总之,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计划,可以使企业的销售计划进一步落实,为完成计划与用户订货合同提供数量和交货期限上的保证。先安排明确的生产任务,对尚未明确的生产任务按概略的计算单位做初步安排,留有余地,动态平衡,随着合同的落实逐步使生产计划具体化。生产计划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整体运营效率,提高计划准确性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此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则应利用自身的综合资源优势,科学预测和评价计划编排效果。目前,还没有高效通用的计划编制策略可供使用,没有哪一种生产方式适应于所有的企业,也没有哪种生产方式不被客户投诉和完全依照客户交货日期进行交货,也没有哪一种生产方式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有利弊,到底采取哪种生产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3.需求量不稳定的生产计划安排方法。一是均衡安排方式。产品的需求随季节变动,生产计划按平均产量安排,各月产量相等或基本相等。通过库存来调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数量不变。这样,有的月份产量大于销售需要,就有一部分产品作为库存储备起来,以供旺季时的需要,而有的月份则产量小于销售需求,则动用原有库存,如尚不足,为了不致脱销,还需要组织外协。这种策略可以不必按最高生产负荷配备生产能力,节约了固定资产投资,是处理非均匀需求常用的策略。但是,通过改变库存水平来适应市场的波动,会掩盖企业的问题,也破坏生产的准时性。二是变动安排方式。各月生产量的安排,随着市场销售量的变动而变动。销售量增长,生产量也随之增长;销售量下降,生产量也随之下降。每月的需求量来安排每月的生产量,用减少或增工时来增加生产,满足需求。其累计的产量线与需求线基本重合,基本上没有库存和脱销现象。改变工人数量,就是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这种做法不一定永远可行。对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因技术工人不是随时可以雇到的。另外,工人队伍不稳定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三是折衷安排方式。这种方式,全年的计划安排变动三次,少于变动安排方式,而其库存水平又低于均衡安排方式,所以是介乎前两种方式之间的一种折衷方式。其生产量的累计线尽可能的符合需求量的累计线,既减少库存又不脱销,使工人的人数在一段时期内相对比较稳定,可用适当的外协和库存来调整生产,满足需求。

4.信息实时反馈。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合作围绕客户需求进行生产离不开信息的买时反馈。信息的买时反馈使企业生产与供求关系同步进行消除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影响,保证上下游企业生产的协调一致。首先企业将客户的需求信息转化为企业的订单信息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都围绕这个订单进行。信息的实时反馈,贯穿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通过信息的买时反馈让企业在生产计划与控制过程中对自己的订单进行全面监督与协调检查有效地计划订单的完成日期和完成工作量度并对订单进行跟踪监控。企业将各个环节中得到的信息随时随地地传送到网络中,集成到公共的信息平台与其他企业进行共享相关企业则可以根据波动的信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计划调整。事后分析订单完成情况对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有效的切实可改进措施。

总之,生产计划是企业组织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以及主要工作流程,就如同基本铺设了一个产品加工流水线。若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并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来指挥和协调生产活动,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董鹏,常荣.浅谈企业主生产计划的编制[J].应用写作,2014.03.23.27.

[2]张良,洪凌.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生产计划与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18.119.

[3]蒋明炜.装备制造业ERP的难点和重点[J].微型机与应用,2015.0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