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研究

王崇良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研究;乡村振兴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回顾

总体来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历了3个阶段。夏敬源认为第1个阶段是恢复发展阶段。在1978—1989年间,农业推广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一种新机制,国家帮扶和农村自身发展、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1]。第2个阶段是巩固发展阶段。即1990年至2000年期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组织实施一系列有关农业的重大工程。促进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稳定与发展。第3个阶段是创新发展阶段,即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了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现状

我国现阶段已经初步有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方法创新、农技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农业主推技术推介等方面形成有效模式。虽然我国目前有相关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但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出现断层、后备力量不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弱化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2]。

2.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参照国外情况来看,日本要求农业推广员为相关专业大学毕业或者指定院校毕业。美国县级的农业推广人员有上万名,且硕士和博士占大多数。当前我国农技人员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40%,整体学历属于中下水平。受国情影响,我国基层环境艰苦,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工作社会地位低等影响,一部分高水品、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3],造成了我国农业推广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的局面。

2.2农业技术人员断层严重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在大规模向前发展,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更新迅速。先进的农业技术并不能使工作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所掌握。我国农技推广干部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毕业生,他们所掌握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并不能满足当前新兴农业迅猛发展的需求。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技干部缺乏外出交流和在职进修学习的机会,知识获取依靠集中培训,较难系统掌握农业新技术,致使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且实际推广工作有待验证。同时存在培训周期长等问题。不管是生产技术或者管理方法,专业水平较低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学习到掌握都需要较长的周期,加上很多农民年龄、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技推广周期延长。农技推广过程中需要答疑解惑、实际操作,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效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建设,最终落脚点都在人。当前农技推广人才主要指全国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农委、协会获得职称的工作人员。从专业性角度来看,这些农技推广人才可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对于最新的农业技术了解程度、从工作的流程、积极性等方面来看,很难推动最新技术的应用,现状急需改变。

3.1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应该从高瞻远瞩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任务清楚,重点突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国家层面的农技人才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1扩大规模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农业技术人才数量急需增加,根据国家规划来看,我国预计到2020年,从事农业科技人员数量需要达到70多万人。农村实用人才需要达到1800多万人,才足以初步满足我国农业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需要。

3.1.2改善结构

我国农业科研人才学历水平结构不合理,呈现金字塔型。即顶峰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间为学士学历,底部是大专及以下。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改善农业科研人才学历水平的结构差异,国家应该对农业硕士进行扩招,降低门槛要求,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从事农业工作中来。

3.1.3优化环境

受到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多数人认为从事农业工作不够体面,部分农业硕士毕业也不会从事农业科技方面的工作,同时农业相关人才工作体系不够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造成了我国农业技术人才数量波动,农业推广工作不能够更好地展开。因此,优化农业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完善用人保障体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3.2科研院校层面

各地综合、农业类高校应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工作。大专本科类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对于相关基础农业推广知识要牢固掌握,在校打好专业基础,每学期应该有1次实习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农民最需要什么,以及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是什么。研究生阶段的农业推广硕士,不仅要做到对于农业推广技术的熟练掌握,还应该探索新型的农业推广模式,研究现代化的农业推广工具。同时结合科研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国家政策的学习解读。

3.3当地政府层面

当地政府需要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利用一村一品模式优先发展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着重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乡村价值的产业模式,种植好“梧桐树”,吸引一批优秀的、懂农业、爱农村的“凤凰”来落脚。当地政府应该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这类新型农业技术推廣人才是一种复合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这类人才掌握基础专业的农业推广技术,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基础导游技能等一系列知识。同时,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汇聚外部力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政府要留住人才,在政策方面出台更多措施,鼓励和吸引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去农村开创事业,带领农民在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市场化销售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农民共享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果。

四、展望

4.1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作为今后我国农业工作的重要方向。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少不了一支高水平的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先进农业技术与农民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在农业推广技术中承担了重要工作,助力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农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我国乡村振兴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人才体系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对该体系进行修正,采用多渠道、多方位不断完善乡村振兴人才体系研究。同时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除了高校培养之外,还应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4.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出路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获得不少成就,但是在部分层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应该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贯彻中大有作为。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技巧、推广技术、推广模式与途径,密切关注与农业推广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共同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新出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深挖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已有成果,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应该给予农技推广人员相关政策傾斜,切实保障农技推广人才数量,不断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与农业相关的高校等科研院所、当地从事农业的龙头企业、部分新兴的农民与农业组织,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来。不断加强农业、农村、农民等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力求培养一支数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新时代农业科技与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01):4-14.

[2]张凤英.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合作经济,2018(03):31-32.

[3]苏会荣,吴正伟,庞冰,吴开芬.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6):224-226.

[4]《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解读[J].农村工作通讯,2011(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