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黄小飘

黄小飘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随时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充实高校就业指导和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是高校、企业和国家共同面前的一大难题。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路径,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探索自我潜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更多生力军,是高等教育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探索有助于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指导。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塑造,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增加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近年来,各大高校都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已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入重要实践课程,并且许多高校从资金和师资方面加大了很大的投入,国家层面也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高校进行多方面的扶持。目前各大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形式主要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比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课程、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都是将课程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是由于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现在许多理念都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还未做到与世界接轨,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

(1)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缺乏系统性,或者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定位,将其仅限定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或是单纯的实践指导,缺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培养和指导课程体系;

(2)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许多高校并未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大多数的老师都缺乏实战经验,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讲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缺乏稳定的校企合作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许多高校缺乏校外企业的长期合作和交流,未能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大学与企业很难形成互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1)加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高校在建立创新创业体系过程中,首先应该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由学科带头人或者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编写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其次,应该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单纯集中于大学生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涵盖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全面的创业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2)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大的师资团队作为指导,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师资团队:

一方面高校应该健全创业师资培养机制,进行法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系统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高校应该从外部引入社会上的专业人才,例如政府官员、成功创业人士等任兼职教师,有利于师资队伍成员的知识互补,实现教师团队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同时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有利于教师培训并且加强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团队的创建和培养。

最后,高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外挂职锻炼,同时通过大学科技园或者创业示范园等平台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管理经验,建立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制度。

(3)加强高校、社会、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与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基地的建设没有形成大学、企业、其他机构、政府多方互动的合力结构,因此社会、企业和政府应该从多方面与高校互动、支持:

1.政府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制度,简化大学生创业相关手续。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专门机构,随时为大学生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发布创业指南,为大学生提供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2.高校应该建立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例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示范园等,同时组建项目指导老师和项目团队,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3.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政府可以联合银行以及其他企业给予优秀创业大学生资金支持,例如政府、企业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创业俱乐部等创业实践活动中给予优秀大学生资金赞助与扶持。同时高校也可以创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等

(4)注重学生团队的跨专业培养与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的培养,在组建团队过程中也应该考虑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为以后项目的成功运作做铺垫。

(5)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传导,同时可以结合互联网工具推出在线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便捷省时的指导服务。高校还可以推出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休学创新创业。

三、结束语

国家现阶段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特别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社会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自我挑战、自身潜力挖掘的过程。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不断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育与社会所需人才的无缝接轨,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需要国家、社会、高效等多方位的支持,建立校内外、多部门高效协同机制,加快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以更优秀的姿态为国家、为社会绽放自己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丁昭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1.

[2]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2015,3.

[3]唐根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作者简介:黄小飘,1990年出生,就职于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职称: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