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范晓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范晓波

范晓波

(国家电投集团(北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49)

摘要:新能源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调整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验环节、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新能源发电产业的优秀电气技术人才。但是,专业结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完善提高,最终实现面向新能源发电产业电气人才培养的专业调整。

关键词:新能源;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

1国内传统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的现状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相关方面技术人才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项目仍停留在电子与电工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网络及计算机的应用与技术、系统工程等相关的较广领域的基础性工程理论技术,电气专业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应景运用背景,只是笼统的学习其所有相关的基础性理论,不能完全适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不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电气专业结构的完善,不能够与时俱进。现今,主要是在新能源背景下,要善于发现传统电气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2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调整

新能源的使用、电气自动化的更新对于企业来说是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能源设计为中心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就应当与新能源这一重要背景合拍。

2.1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系统化知识系统,按知识逻辑顺序排列课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是缺少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与职业联系不紧密。显然学科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以职业行为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织课程,真对性较强。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条件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建立了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的特点、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分为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数学、体育等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PLC系统的编程与调试、供配电系统的维护、风力发电机的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包括电力拖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独立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组成。独立实践课程包括金工实习、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课程;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比如电子工艺实践、CAD实践等课程。

2.2培养模式调整

传统的理论教授型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新能源发电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是如此。为此,本专业积极调整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应用实践、创新创

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理论知识后,学生可以进入专业实验室,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加课题小组,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资料,互相讨论,借助于TRIZ创新理论等高级技术理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建立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已经完成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计、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设计等课题,培养了更适合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电气技术人才。

2.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先进教育方式

电气自动化与新能源相结合的技术比较困难,我关于这项工程起步较晚,技术要求远不能达标,学校中常常存在相关人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在根本上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也是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得不到真正调整的重要原由之一。因此,学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实行一些设计活动方案项目和一些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受益,相互利用对方的的人才、技能和设备。除此外,部分学校也要“走出去”,较强对外的交流合作,不仅要引进外国关于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先进的基础设备,也要学习国外的教学管理经验,使其与国内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体系的改革发展。

2.5建立学校优良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产品数据库

在电气自动化产品节能设计和绿色制造的过程中,需要有客观的数据来衡量这一标准。用客观的数据值来衡量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新能源”这一标准。产品设计数据库中包含产品的使用周期中一切和经济效益、环境有关的数值,如材料成本,对环境的影响值,材料的降解周期等。同时,还要建立电气自动化产品综合评价体系,使学校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建立电气自动化产品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更好的检测电气自动化产品是否达到“新能源”这一标准。

2.6建设一批与课程改革配套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对学生岗位能力及核心能力的考核,其依据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及最终效果。为保证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也将更多地选择在专业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在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需要将完成校内课程教学任务与社会技术服务(培训)项目相结合,以保证专业实训室的仿真性;而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效益相结合,以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将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3新能源背景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也不断加深,传统的单频、低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工业生产正向高频的生产阶段发展。电气自动化的频率得到提高,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和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将朝着“高频、高层次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方向发展。二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当前的社会,需要尽可能节省劳动力资源,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这就要求工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机械化。

结束语

在新能源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于社会发展,要加快对其的改革,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外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求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与新能源相结合的有益经验。但是也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略质量,违背科学发展规律,阻碍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J].杨清月.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8).

[2]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思路探析[J].张伟波,潘宇超,崔志强,张卫东.中国能源.2012(04).

[3]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J].余岳.科技信息.2011(18).

[4]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王彦辉,齐威娜.中国成人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