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华
(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医院门诊部53800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造成的疼痛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存在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班次安排、以老带新、改进静脉注射技巧和运用其他药物辅助控制儿童静脉注射疼痛感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儿童静脉输液疼痛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70-02
1.前言
儿童患病后要用药物治疗,给药途径很多,有口服给药、直肠给药、注射给药、还有吸入给药等。在诸多给药途径中,注射给药是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患儿家长为了加速疾病康复,一点小病就要求输液[1]。静脉输液己成为儿童给药的重要途径,但疼痛感会给大多数患儿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疼痛是一种固有的主观感受,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感觉,同时还具有感受、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综合反应过程。患儿常用哭闹的方式表示反抗而拒绝穿刺,给医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何提高医护工作工作效率,减轻患儿注射疼痛护理己经成为儿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儿童静脉输液中造成疼痛的因素
2.1护士人员年轻化的经验不足
由于护理工作繁琐,护理考核繁多且晋升压力繁重;年轻护士在经常上夜班的条件下,还需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因而扰乱了护士的生活,造成护士身心疲惫,甚至出现精神抑郁等现象。其次,年轻护士需要面对护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待不同儿童如高矮胖瘦等个体差异不能正确判断血管位置,尤其是在穿刺操作时遇到患儿哭闹、不配合的情况时,护士紧张,不自信,甚至有时某些家长在看到一次穿刺失败时,情绪激动,提出过分要求,导致护士不知所措,自身也担心不能成功输液,加重挫败感和失去信心。
2.2成人静脉输液的疼痛刺激作用于儿童
穿刺带来的疼痛刺激是儿童哭闹不配合护士的主要原因。穿刺带来的疼痛不可避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因人而异的输液技巧尽量降低疼痛感,但许多护士将成人静脉输液的方法运用于患儿身上,成人能忍受的疼痛感远远超出了儿童能忍受的程度。例如在传统的拔针方法中,拔针时棉签按压穿刺部位拔针,可使针尖与针梗触动血管壁,对组织造成机械性刺激,外加拔针时针尖在压力下对组织的切割,使患儿疼痛难忍。
3.儿童静脉输液中对疼痛的控制措施
3.1优化班次安排,以老带新
在保证每班次护士人数足够的情况下,分析在单位时间内患儿输液人数,计算出一天中工作量最大和最小时段,调整作息时间,调配各班人员。在高峰时段安排穿刺技能好的护士为主,负责患儿静脉穿刺任务,年轻护士为辅,学习并负责其他病人的护理工作;其他时段由年轻护士当班,年资深的护士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减轻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经验浅的护士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自身还需要加强职业技术学习,提高自信心和道德修养。儿科护士应稳重沉着,注重语言表达,责任心强,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将不愉快情绪抛开,不带到工作中,使家长乐意接受我们的操作;对于低年资或轮科护士,带教护士要学会“挑患儿”,也就是说找哪些家长修养相对较好,一般条件及静脉条件较好的患儿作为其操作对象,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护士操作,以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在遭到拒绝时,要冷静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可。
3.2改进静脉注射技巧
应选择患儿手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作为穿刺部位。因为该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临床应用证实在此区域内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其它区域[2]。在穿刺点上方4-6cm处扎止血带,由于儿童年幼,不能主动配合握拳,采用非握拳法,由操作者握紧患儿穿刺的手部横弓下四指,使被穿刺的手向掌面号弧形,手背皮肤处于绷紧状,可充分暴露手背各部位血管,由于血管充盈,管腔饱满,针头进入血管后在继续进行的过程中,不易对管壁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血管的重复利用率[3]。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如调整进针角度约40°(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穿刺时,针头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针头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进针角度降至20°,不易刺破血管。针头沿血管运行,见有回血,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在能达到妥善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因为针头进入血管长度短,对血管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2]。
3.3运用其他药物辅助控制儿童静脉注射疼痛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属于低溶混合物[4],很好的解决了其他麻醉剂不能渗透完整皮肤的难题。利多卡因是短效局部麻醉药,药效维持时间1.5h,丙胺卡因为局部麻醉药中时效最长的药物,可达5h以上,麻醉强度为利多卡因的3倍,安全范围较利多卡因大。在患儿静脉输液前对手部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乳膏在皮肤固有的渗透作用下,到达皮肤浅表血管表面,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同时降低了神经细胞的敏感度,使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的疼痛兴奋度降低,从而起到止痛作用。因此,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助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止痛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患儿的不适感,确保药液能在规定时间内输入。
参考文献
[1]娄冬九.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132.
[2]王云燕,余红艳.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71-72.
[3]赵庆英,纪英莲.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2,11(11):843.
[4]段红英,李红梅,王雪梅.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留置导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6(4A):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