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

赵亚元

赵亚元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又是各自儒家和墨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所以,对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各自思想的精华,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学;墨家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又是各自儒家和墨家文化的主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仁爱”和“兼爱”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梳理儒家与墨家文化的区别,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分析、融合,及合理性的诠释,将对现代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相似之处

1.思想价值。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思想贯穿于孔子学说,构成伦理道德范畴,并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已“仁”为核心,并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者爱人”,强调以人为本。同样,“兼爱”思想是墨子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墨子认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他强调人人互爱互利,论述了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二者蕴含丰富的人道主义和民生主义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社会意义。

孔子“仁爱”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仁者爱人”,“爱人”是“仁”最基本的内涵。孔子从不同方面论述“爱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是从正面说,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从反面说,要用心去对待别人。墨子也将他的“兼爱”称为仁、义,他说:“兼即仁矣,义矣。”(《兼爱下》)。墨子认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均强调人人应互爱互利。因此,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都要求用爱心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并且要不断强化自身修养,以此来协调好人际关系实现互助互爱。

3.文化内涵。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之道德标准,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二者最终都强调用心去爱人,尊重他人,达到人与人互爱互助。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内容,在当时的社会都产生广泛影响并延续至今,是时代精神的结晶与核心。

二、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之不同

1.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

孔子“仁爱”思想以“仁”为核心,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强调个人的行为应符合礼的规范,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除此之外,要做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礼,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由此看来,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孔子“仁爱”思想强调“忠恕”之道,注重主观道德修养,通过主体由“克己复礼,修齐治平”的途径来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孔子“仁爱”思想从政治角度理解仁,要求积极入世,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仁爱”思想聚焦社会,最终目的和根本归宿是“爱人”。

墨子“兼爱”思想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墨子将兼爱也称为仁、义,但墨子所谓的仁义是注重效果,以利人为核心内容的。他认为“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非乐上》),又说:“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耕宝》)。墨子采用了孔子所提出的仁义这个范畴,却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的思想。他说:“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贵义》)。墨子反对喊口号似的“为仁”,注重做事情的结果,强调在做具体的事情中体现“仁”。

2.“爱”的对象。

孔子“仁爱”思想是不平等的爱,并不是一视同仁的。“仁爱”思想是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服务的,同时当时社会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因而“仁爱”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孔子“仁爱”思想强调以血缘为纽带,例如父母、子女等,并且认为血缘关系也有亲疏远近之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亲的程度依次递减,由爱父母推至爱所有人,而产生不同的等级。孔子“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或“爱人”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却根本不承认“小人”同样具有仁的德性。他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孔子“仁爱”思想中的“爱人”是有差别的,不是爱所有的人,认为“小人”是不配讲仁爱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墨子“兼爱”思想中“爱人”是不分等级的,平等之爱。他认为虽然是“贱人”,只要不以“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实行了兼爱,也就是“仁矣”、“义矣”。墨子主张爱人应该“远施周遍”,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他说:“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兼爱下》),主张“爱人”要一视同仁。墨子不认为上下贵贱的等级可以取消,却肯定其关系是可以相互的。他说:“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兼爱上》),同时又强调说:“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兼爱上》)。墨子“兼爱”思想主张人与人互相关爱,互助互利,来实现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化发展进步的源泉,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认真研究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的“爱人”思想,汲取其中的永恒价值,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分析、融合,将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火生.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5)。

[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3]盛应文.论《论语》中的“仁”——爱人与己的融合.世纪桥,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