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参照组采用维生素B12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依帕司他;周围神经病变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DPN的发病机制,其作为糖尿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类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根据临床实践结果可知,血管损害、代谢异常与DPN的发生、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帕司他属于醛糖还原酶的抑制剂,其具有可逆性但无竞争性,可选择性抑制醛糖还原酶。相关文献报道[1],依帕司他可对DPN患者红细胞中的山梨醇积累予以抑制,从而使其神经功能障碍和自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均表现出四肢感觉障碍、疼痛、跟腱反射减退或完全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临床症状,将其他原因导致的DPN患者排除。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55)和研究组(n=55)。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6例、29例,患者年龄35-70岁,中位年龄47.5岁;糖尿病病程8-12年,平均病程(9.3±1.5)年;神经病变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1.1)年;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8例、27例,患者年龄36-68岁,中位年龄49.3岁;糖尿病病程9-11年,平均病程(9.5±1.3)年;神经病变病程2-6年,平均病程(3.7±1.0)年。借助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均衡(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饮食调节、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参照组采用维生素B12(国药准字H41025278,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剂量:每次500μg,每天1次;方法:肌肉注射;疗程:2个月。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国药准字H20040012,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剂量:50mg,每天3次;方法:口服;疗程:2个月。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继续维持,并保持科学饮食。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和肌电图数据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且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恢复至正常;改善:症状有所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在4.9m/s以下;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变,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相比于治疗前未见增加。显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总有效率[3]。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8.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包,使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x2检验,如果P<0.05,则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5例患者和参照组5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74.5%,组间统计比较发现,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中非常普遍,临床方面观点中,认为糖代谢紊乱的同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血糖会影响多元醇的代谢,肌醇不断减少的同时细胞中山梨醇却在增加,过多的糖化蛋白会损伤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血液动力学异常和微血管病变等会导致神经组织供氧不足;神经营养因子严重缺乏等。而导致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则是轴突变性甚至完全消失,髓鞘节段性或者弥散性的发生抽缩或脱髓鞘。
依帕司他是临床近年来新研制和推广使用的AR非竞争性的一种抑制剂,其可对多元醇通路产生抑制效应,对山梨醇和果糖产生进行控制,减少红细胞中积累的山梨醇,促使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增加,同时使腓肠神经髓鞘厚度以及轴突圆柱率、轴突面积得到增加,改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形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改善热痛等不适感。除此之外,依帕司他还能对蛋白激酸信号通路予以抑制,以此促使内皮细胞不断生成NO,切实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进而帮助患者改善其生存质量[4]。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玮琳,朱红,王绍欣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4-4856.
[2]高四红,郑桃林,何伟等.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4,35(8):1569-1571.
[3]高凌,杨颖,田源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684-685.
[4]刘柳,韩宝勇.行气活血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