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红平杨晓蓉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脊柱外科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结果: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和家属学会锻炼方法。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康复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脊髓损伤;肢体功能;康复
【中途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1]。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应从受伤后第一天开始[2],并延续一生,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为今后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创造良好基础。我科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对患者上下肢关节,肌肉、肌力进行主被动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减少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9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25例;年龄17岁~80岁,平均48.5岁;住院天数2~49天,平均25.5天;颈脊髓损伤33例,腰椎损伤22例,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34例;颈脊髓损伤伴全瘫5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67例,腰椎损伤伴不全瘫17例;入院前均未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部分患者肌张力较高,经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手术治疗、高压氧等治疗,肌力及活动度较入院时好转,74例患者配合后期康复训练,能扶拐下地行走,未出现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护理
2.1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后导致患者肢体部分或全部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急性损伤的患者,在心理和身体上承受巨大的打击,往往失去治疗的信心,因此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增强患者自信心,早期配合肢体功能康复,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训练效果。
2.2体位护理
2.2.1仰卧位
患者仰卧位时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个枕头,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膝伸展,但不能过伸。踝关节背屈,脚趾伸展,必要时可穿“丁”字布鞋,预防足下垂。全瘫患者:上肢肩应内收,中立位或前伸,勿后缩。肘关节伸展,腕背屈约45°。手指轻度屈曲,拇指对掌,预防形成尚失功能的猿手。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肩下垫的枕头,确保两肩不后缩,也可将两枕头垫在前臂或手下,使使的位置高于肩部,预防静止性的肢体肿胀。
2.2.2侧卧位
髋及膝关节屈曲,两膝间垫软枕,使上面的腿轻轻压在枕头上,踝背屈,脚趾伸展。下面的肩呈屈曲位,上肢放于垫在头下和胸背部的两个枕头之间,以减少肩部受压。肘伸展,前臂旋后。上面的上肢也是旋后位,胸廓和上肢之间垫一枕头,后背垫一“L”型翻身枕起支撑作用。
2.3肢体康复护理
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肢体的主被动活动。每天1~2次,每个关节活动若干次,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2.3.1上肢肢体功能活动及肌力康复护理
(1)掌指关节:各手指呈微屈位放置,每天对各手指做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手掌,另一手活动各手指,分别做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屈曲、伸展动作;对有肌力患者,主动伸指、握拳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度,并进行精细抗阻活动,如对指功能、手抓毛巾等训练。
(2)腕关节:腕关节处于屈曲位,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一手握住手指,做腕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动作,肌力较好的可以做扳手腕等抗阻运动。
(3)肘关节:一手扶住腕关节的上方,另一手固定肱骨远端,在完成肘关节屈曲的同时前臂旋后,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同时前臂旋前。
(4)肩关节:手术前颈部骨折未固定情况下禁止大幅度翻身,肩关节屈曲外展不超过90°,只能做肩部小范围的活动,活动后可以减轻颈肩部肌肉的紧束感;可以做肩部上抬、下降、肩部旋转动作。
2.3.2下肢肢体功能活动及肌力康复护理
(1)关节活动:髋关节屈曲同时外展、内收活动,膝关节行伸曲运动,踝关节做背伸、旋转训练,跖曲及伸曲足趾等,促进血循环,防止关节僵硬。
(2)肌力训练:直腿抬高练习即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伸,将腿尽量抬离床面,并停止悬空30秒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不感疲劳为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即大腿前方肌肉放松及收缩练习,收缩10秒再放松10秒,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角肌的力量。
3结果
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全瘫患者肌力及活动度增加。5例全瘫患者有轻度肌肉萎缩,74例患者配合晚期康复治疗,可扶拐下床及坐轮椅活动。
4讨论
关骅[3]的研究表明证实了脊髓损伤患者伤后康复治疗实施越早,住院时间越短,经费支出越少,功能恢复越好,相应并发症也越少。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功能锻炼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并依靠患者自身的努力和坚持,配合手术、高压氧、针灸等治疗,使患者最大可能恢复残障肢体功能,促进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苏继承.骨伤科康复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8
[2]卓大宏.中国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03
[3]关骅,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9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