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浅谈“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

谢锦群

(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浦东新区200000)

【摘要】经历历代医家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预防保健的3个主要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而社区卫生服务是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其核心也在“防”上,故中医“治未病”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及模式,从而证明中医“治未病”走进社区是一条可行之路,必然之路。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23-03

回顾分析曹路社区中医“治未病”推广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知识,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开展个体化调护方案,推广各种拳操。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及对中医药服务满意度等,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中的服务内容,模式和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社区居民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主。

社区居民400例,开展中医“治未病”推广活动,首先发放调查表,同时为居民体检,接下来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知识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知识,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开展个体化调护方案,推广各种拳操。3个月后再次体检并发放调查表,统计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及对中医药服务满意度等。

1.2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把中医治病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搓后防复”的方法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1.2.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在社区进行中医药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宣传教育中,本社区制作中医保健处方12种,中医治未病折页4款,孕产妇及计划生育健康处方16种,“治未病”处方16种,2015年对辖区内居民运用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讲座、宣传,普及率达到92.45%;素养调查50人次,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体质辨识后进行干预,了解干预前后的变化、探索干预的方法。

1.2.2已病防变

已病防变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未得元,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总之,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比如,沈奶奶去年发现高血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今年突然发生脑出血住进了医院,要不是抢救及时,命就保不住了;张伯伯同样也是去年发现的高血压,而张伯伯从发现起就服用中药降压片,到现在为止,张伯伯精神很好,未发生意外。所以,“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有病早治,切不可盲目大意,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加重。

1.2.3瘥后防复

“愈后防复”,许多疾病由于种种因素,能够反复引起复发,造成患者长期的痛苦。如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残疾人的康复患者、肿瘤患者等,要通过长期养生干预,才能起到疗效。中医中药对这些难题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将疾病的病理改变逆转,防止复发,以达到痊愈的目的。比如脑梗塞后遗症,一部分偏瘫的病人,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才达到改善的目的。目前我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规范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流程合理的中医“治未病”服务区域,总面积≥25平方米,同时配备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及健康干预设备。中医“治未病”服务门诊,配备了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中1名具备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采用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在家庭中医生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指导治疗,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和作用,为患者提供全程连贯的干预服务,从而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1.3资料录入与分析

观察数据用Epidata3.0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75%,98.75%,干预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表1干预前后社区居民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2.4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现代中国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医疗服务,理解好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精髓,并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在“六位一体”的各项工作中运用好中医“治未病”理论,这还有待于我们在具体实施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创新。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经常接触的疾病如高血压病、肥胖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病程长,住院治疗花费大、周期长、效果差,对患者和家属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并需要长期服药及临床医生的健康指导,而这应该是社区全科医师重点解决的疑难课题,如此一来,中医“治未病”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介入,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这些难题。在服务内容上,通过体质辨识系统,建立独立的中医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数据库,进行养生保健及中医一体化指导菜单、建立中西医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并通过公共卫生系统,对居民健康管理有动态监测和指导。在服务内容上怎么样去体现中医的个体化呢?这就要根据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合他的治疗手段,如针灸,浴足、药浴、熏蒸等等。有些病人可能还需要综合几种治疗或养生手段,这都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以及患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在服务模式上也要个体化。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方法:如一个感冒病人,在用了基本的如针灸、药浴等治疗手段后,根据他自身的情况还可选择足疗方等配合治疗。同时,有需要预防保健的人群。根据健康保健的需要,建议选择相应流程:针灸、经络推拿按摩、药物熏蒸、足疗等,还可配合音乐疗法。预防这些疑难病症的进展、复发,提高这些疑难病症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现有中医药资源,将中医药知识与适宜技术充分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全过程中,通过“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让人民群众少生病或不生病,生病后及时救治或促进康复、防止复发,对减轻群众和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贞,彭大力,牛晓兰.浅谈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及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32-33.

[2]熊仁明,余金燕,浅析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8,l0(5):17-18.

[3]俞志新,杨帆,李航等.中医“治未病”社区卫生服务推进现状剖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12-14.

[4]姜惟.“治未病”的含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4):209.